曹德旺罕见评价李嘉诚:他缺乏国家自信,商人应该跟着国家的脚步走,营商逐利没错,但

阿智通鉴 2025-04-04 11:24:05

曹德旺罕见评价李嘉诚:他缺乏国家自信,商人应该跟着国家的脚步走,营商逐利没错,但别忘本!   作为中国著名企业家,曹德旺一向以直言不讳著称。他这次点评李嘉诚,无疑触及了一个敏感话题:企业家的国家认同感。   李嘉诚,这个曾经的亚洲首富,近年来的投资决策确实引发了不少争议。从2013年开始,李嘉诚陆续减持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资产,转而大举投资欧洲。他将长江实业的重心转移到了开曼群岛,还将和记黄埔私有化。这一系列操作被不少人解读为"撤资"。   李嘉诚的这些决定,在商业上或许有其考量。但从结果来看,他错过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就在他减持中国资产的这几年,中国GDP增速保持在6%-7%左右,远高于欧洲国家。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经济的韧性更是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比之下,曹德旺的投资理念就显得更加"爱国"。他不仅在国内大力投资,还在美国俄亥俄州投资10亿美元建厂。这个决定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还展示了中国企业的实力,赢得了美国各界的赞誉。   曹德旺曾说过:"企业家要有家国情怀,要把企业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繁荣稳定,商人应该跟着国家的脚步走。这种观点,与他对李嘉诚的评价一脉相承。   在慈善和社会责任方面,李嘉诚和曹德旺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李嘉诚以其庞大的慈善捐款闻名,据统计,他的捐款总额超过270亿港元。但他的慈善事业主要集中在教育和医疗领域,而且很大一部分捐给了国外机构。   曹德旺的慈善则更加接地气。他不仅在家乡福建捐资助学,还在全国范围内资助贫困学生。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时,他第一时间捐款5000万元支持抗疫。他还多次呼吁企业家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能只顾赚钱不顾社会。   曹德旺对李嘉诚的批评,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企业家应该如何看待自己与国家的关系?在全球化的今天,资本的流动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企业家,尤其是在中国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是否应该对国家保持更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他们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华为的任正非、阿里巴巴的马云、腾讯的马化腾等,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引领着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这些企业家的成功,正是建立在对中国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之上。他们深知,中国广阔的市场、完善的产业链、优质的人力资源,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正是这种对国家的信心,让他们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曹德旺强调的"国家自信",其实就是这种信心的体现。他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应该能够看到国家发展的大趋势,并将自己的事业融入到国家发展的大局中去。这不仅是一种商业智慧,更是一种企业家精神。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家就应该盲目爱国或者放弃商业判断。相反,真正的爱国企业家,应该是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既要有全球视野,又要有家国情怀;既要追求利润,又要承担责任。   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同时,这也是中国企业家应尽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正如曹德旺所说,营商逐利没错,但别忘本。这个"本",就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   在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家的视野应该是全球的,但根基应该在祖国。只有扎根本土,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这或许就是曹德旺想要传达的最重要信息。

0 阅读:0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