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你没有供应链,不掌握货权,想卖给别人还不敢随便卖,最后形成惯性依赖,想涨价都

阿智通鉴 2025-04-04 14:37:10

反正你没有供应链,不掌握货权,想卖给别人还不敢随便卖,最后形成惯性依赖,想涨价都没资格,中国外贸永远只能赚血汗钱。   中国外贸这些年看着风光,可实际上却是在赚辛苦钱。为啥呢?说白了就是没掌握定价权。你生产出来的东西,想卖给谁不敢随便卖,想涨价也没资格,最后就形成了对外国买家的依赖,只能赚点血汗钱。这背后其实反映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尴尬处境。   咱们再往深处看,就会发现美国在全球航运中的主导地位是关键。美国虽然不是世界工厂,但它控制着海上运输的命脉。从二战结束后,美国就开始布局全球航运网络,现在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不管是航运公司、港口还是航线,美国都占据主导。就拿集装箱运输来说,全球前20大航运公司,美国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就占了一半以上。   美国为了维持这种霸权地位,可是下了不少功夫。首先是通过各种国际公约和规则,把自己的标准推广到全世界。比如集装箱的尺寸标准、港口的管理规范等,都是按美国的来。其次是利用美元结算体系,让大部分国际贸易都要用美元交易。再就是借助军事实力,在全球重要航道部署军事力量,像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这些地方都有美军的影子。   面对这种局面,中国也在努力应对。一方面是加快自己的航运实力建设,培育像中远海运这样的大型航运集团。另一方面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投资建设海外港口,逐步掌握更多话语权。比如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等,都是中国企业参与经营的。同时,中国还在积极参与制定新的国际航运规则,争取更多发言权。   回顾历史,全球航运格局其实经历了几次大的变迁。最早是葡萄牙、西班牙主导的大航海时代,后来英国崛起成为"日不落帝国",掌控了全球海运。二战后美国上位,成为新的海上霸主。每一次变化都伴随着世界格局的重大调整。现在中国正在崛起,自然也要在航运领域争取更大空间。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我们的海洋利益也在全球化。不光是要保护自己的海上贸易通道,还要维护海外投资和侨民的安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远洋作战能力,建立起强大的海军力量。近年来中国海军的快速发展,包括航母、大型驱逐舰的服役,就是为了应对这种需求。   总的来说,中国要想真正成为贸易强国,摆脱只赚血汗钱的困境,就必须在全球航运体系中争取更大话语权。这不仅关系到经济利益,更是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虽然道路还很长,但只要坚持不懈,相信终会有所突破。毕竟历史告诉我们,世界格局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0 阅读:116

猜你喜欢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