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诞生——爱新觉罗·多铎
发掘过去事件
2025-04-03 15:01:25
1614年4月2日,建州女真的赫图阿拉城中,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多铎降生于汗宫高墙之内。这位十四岁便随皇太极出征多罗特部的天潢贵胄,以"十王"之名载入清史,却因扬州屠城、江南血战的残酷印记,成为清初军事扩张中最具争议的宗室将领。
二十二岁晋封和硕豫亲王,多铎的军事天赋在松锦大战中彻底爆发。1641年,他率镶白旗在高桥设伏歼灭杏山明军,为皇太极扭转战局。1644年清军入关后,多尔衮将征服南方的重任交予胞弟——多铎领兵西破李自成残部,东征南明弘光政权,铁骑所至皆成焦土。
1645年农历四月,多铎兵临扬州城下。史可法率军民坚守七日,城破后清军屠城五日,"尸积如山,血染运河",是为"扬州十日"。同年六月攻陷南京,俘弘光帝朱由崧,南明弘光政权覆灭。清廷以"定国大将军"印嘉奖其功,却在《明史》中隐去"城中积尸八十余万"的惨烈记载。
这位盛年得志的亲王,却在顺治六年(1649年)骤然而逝。因染天花暴亡,年仅三十六岁。清廷追封其为"和硕德豫亲王",谥号"通"。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诏令配享太庙,使其成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中唯一经历配享资格沉浮的宗室。
多铎的闪电战战术加速了明清鼎革的进程,但其"三日不封刀"的军令始终是历史讨论的焦点。从沈阳故宫珍藏的嵌宝石盔甲,到北京国贸中心旧址下湮灭的亲王墓冢,这位清初悍将的身影始终横亘在王朝开创的荣耀与文明更迭的阵痛之间。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