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一男子和6个同乡一起上京赶考,半路在一座寺庙里休息。 晚上他起来方便时,

品古观今吖 2025-04-03 10:48:09

古时候,一男子和6个同乡一起上京赶考,半路在一座寺庙里休息。 晚上他起来方便时,却看到寺里的僧人手提利剑。 男子看到这一幕不禁心生疑惑,寺庙乃是念佛向善之地,这些僧人手提利剑是何用意? 此时这位男子便悄悄地躲了起来,从远处他看到这些僧人把他那些还在熟睡中的同乡全部给杀死了。 此时的男子吓得心惊胆战的大气不敢喘,等这帮僧人走后才悄悄地翻墙逃了出去。 那么,这群僧人为何要杀这些进京赶考的学子呢?这就需要从这群人进京赶考说起了。 这位进京赶考的男子叫杨元礼,和他同行的都是一个地方的老乡。 他的这几个老乡的家境都比较殷实,而且没有怎么出过远门,涉事不深,所以为了能够在进京的过程中用钱方便,便把大量的铜钱装在了一个个木箱中。 大量铜钱的分量是非常重的,需要马驮着,而且搬动的时候也非常的不便,相当的惹眼。 他们这几个人在路上走了大概有半个月的时间,有一天在山林中看到了一座寺庙,因此几个人玩兴大发,便决定进去游览一下。 这时候,正好从寺庙里出来了一个小沙你,然后就把他们一行7人迎了进去。 当他们进去的时候,身后马背上驮着的装铜钱的箱子引起了寺里僧人的注意。 看到如此沉甸甸的箱子,僧人顿时心生歹意,于是执意要留他们留宿一宿。 对于僧人的热情挽留,其他六个人自然是高兴不已,纷纷答应了。 但是杨元礼心里却不是很踏实,他感觉这里的僧人有些古怪,于是便想离开。 奈何同乡极力挽留,不得已之下,他也就只好同意了。 其实,这个寺庙里的和尚,明面上是修行之人,但实际上心肠十分歹毒,比起强盗来丝毫不逊色。 对于这群学子的到来,寺里的僧人表现出了无比热情的一面,安排下面的人杀鸡宰鹅,然后好酒好肉的款待了起来。 这几个人因为年纪尚轻,没有太多的防备之心,再加上这几日连续赶路,个个都十分的疲惫,所以也就大吃大喝起来。 此时的杨元礼心中的警惕始终没有放松,担心僧人在酒水中下毒,所以就假装肚子疼没有喝。 到了半夜,这几个学子已经烂醉如泥,很快也就呼呼大睡了。 此时的杨元礼已经保持着警惕,为了不露馅,他假装睡着了,但时刻留意着外面的动静。 就在这时候,寺里的这群僧人手提利剑向他们走了过来。 看到这幅情形,杨元礼一个激灵,赶紧爬墙出去躲在了一棵大树上,因此也就看到了僧人杀害他同乡这一幕。 杨元礼之前哪里见过这种场面,一时间吓得魂飞魄散,随后从树上跳了下来,连滚带爬地往前跑,脸上被荆棘扎得也全都是血。 此时的杨元礼哪里还顾得上疼痛,继续夺命狂奔,一口气跑了大约二三里路,他看到有一户人家,于是便前去敲门。 这时候有个妇人前来开门,并把杨元礼让了进去,随后杨元礼便把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这位妇人,希望妇人能够收留他。 听了杨元礼的遭遇,妇人让他在这里好生休息一下,自己去给他买些吃得来,杨元礼赶紧表示感谢。 当老妇人离开后,此时屋子里只有杨元礼和妇人的女儿张淑儿。 看到母亲走后,张淑儿立刻走到杨元礼身边告诉他,让他赶紧逃跑,刚刚安定下来的杨元礼一脸的不解。 这时张淑儿告诉他,她的母亲平时和寺庙里的和尚交情比较深,经常从那里得到一些恩惠,就连她们现在住的房子也都是那些僧人的,她们两人只不过是借住在这里罢了。 现在她虽然嘴上说失去给杨元礼买吃的,但有可能是去给寺里的僧人通风报信去了。 听了张淑儿这一番叙说,杨元礼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张淑儿给了杨元礼一定银子,让他拿上银子赶紧跑。为了不让自己的母亲责备自己,她还让杨元礼把自己给绑了起来。 果然没过多时,张淑儿便带着一众僧人回来了。 回来后便看到张叔儿被捆绑着,而杨元礼已经不见了踪影。 此时张叔儿哭泣这告诉她的母亲,说杨元礼想要非礼她,最后没有得逞,就拿了一点银子跑了。 逃走后的杨元礼,最终去京城参加了考试,并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后来也当了官。 杨元礼对张叔儿的救命之恩一直念念不忘,于是便上门提亲,最后娶了张淑儿。 婚后两人生活美满,不久之后便有了一个孩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0 阅读:74
品古观今吖

品古观今吖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