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梁启超把全家人接到了日本。 他一见到妻子的“陪嫁丫鬟”王桂荃,眼睛

品古观今吖 2025-04-03 10:50:38

1899年,梁启超把全家人接到了日本。

他一见到妻子的“陪嫁丫鬟”王桂荃,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妻子李蕙仙默默地把一切尽收眼底。

一个夜晚,她和梁启超说:“我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你和桂荃圆房吧!”

李蕙仙是梁思成的生母,她出身名门,在那个时代算得上真正的名门闺秀。

其父李朝仪在清朝四代帝王统治年间做官,跨越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曾为顺天府尹。

父亲的卓越才能,为李蕙仙铸造了完美的出身和进程中最优越的环境。

她容貌昳丽,相比于同时代的女子,李蕙仙实在又太多可值得骄傲的资本了。

然而同时期的梁家家境清贫,梁父以教书为生,生长在这样家庭中的梁启超日夜苦读考上了举人。

即便如此,梁启超依旧不够格做李家的女婿,按照两人之间的家世和身份差异,原本是无法产生丝毫关联的。

1890年,时任清朝尚书的李端棻,是李蕙仙的堂哥,在主考科举时发现了17岁的梁启超。

当时他就认定这个年轻人未来势必能作一番大事业,在堂兄的主持下,李家算是认下了这个家境清贫的女婿。

两人顺势订婚,并约定于梁启超功成名就之时二人便大婚。

订婚后,梁启超在仕途上的发展并不顺利,原本与李蕙仙订婚的动力也渐渐变成压力。

没有出人头地的梁启超却着实碰到了人生良缘,李蕙仙的家世和才能,上门提亲的不在少数,她却依然坚守婚约,等着与那个穷书生大婚。

这段姻缘对于梁启超来说,属实是人生的“巨大彩票”。

作为一个大家族的千金,李蕙仙知书达理。

她不仅没有因为梁启超仕途不顺而毁约,婚后也跟着梁启超到南方家乡生活,身边只带了两个陪嫁丫鬟。

丫鬟们年纪小,梁家生活艰苦,南方常年天气潮湿,李蕙仙语言沟通上也存在障碍。

她却一点也不矫情,事事亲力亲为,将家中一切都打点得非常完善。

梁启超能有后来的成就,与李蕙仙及其家族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1899年,二人迎来了婚姻的第七年,“七年之痒”也没有因李蕙仙为这个家做出的努力能侥幸逃脱。

而作为自小就跟着李蕙仙来到梁家的王桂荃,她对李蕙仙的感情实在要比梁启超多。

李蕙仙主动提及此事,更是让两人心中对她更为内疚和敬重,不得不说,那个时代背景下的李蕙仙是一个有着大智慧的女子。

王桂荃被称为梁启超的第二夫人,到日本后,靠着飞速的语言学习能力,成为梁家直接对外的联系人。

而她依旧将李蕙仙当作“夫人”,辅助她处理家中各项事务。

梁家的子女们,包括梁思成在内都非常尊重王桂荃。

即便在梁启超严格命令、只能称呼她为王姨时,孩子们也都亲切地叫娘,感情非常深。

王桂荃在东京的各项活动中都出了不少力,开阔了视野,还给梁家添了6个孩子,脾性温和,又善于处理各项事务。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王桂荃代表着一个普通女性的缩影。

然而王桂荃依靠自己,打破了时代加诸在她身上的枷锁,可以不作为谁的依附存在,活出了一片天地,成为一个非同寻常的女性。

旧社会中被“三从四德”的标准绑架,被“三妻四妾”的社会常态裹挟的女性们,并非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李蕙仙和王桂荃都是伟大的女性,她们被时代所选择,同时也没有就此随波逐流,选择去在有限的天地内创造出自己的伟大和成就,在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品古观今吖

品古观今吖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