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年,62岁的寇准病逝。谁料,走到半路没钱,只有就地埋葬。哪料,棺椁就在此葬了10年。没想到,10年后,宋仁宗才想起,又命人把棺椁挖出,继续送往寇准家乡。 寇准自小天资聪颖,4岁就能背诗,19岁考中进士,一路官至宰相。那为何晚年,却如此凄惨? 这还得从,寇准入朝为官说起。 寇准考中进士后,要去拜见宋太宗。好友担心他年龄小,会被刷下来,就劝说道:“你不妨,把年龄说大一点。” 寇准听后,眼睛一瞪,直愣愣地说:“这是欺君之罪,19岁就是19岁,不会改变!”没想到,刚直的寇准,却赢得宋太宗的欣赏,让他做了大理寺评事。 众人心想,你做官了,性格应该会柔和一点吧,可是,寇准却将他的刚直,奉行到底。 有次,寇准因意见不合,与宋太宗争吵,宋太宗实在受不,吵的他脑仁疼,就耐着脾气道:“今天就先到这,明日上朝再议。” 可寇准不干了,竟在众人面前,直接上手拉住宋太宗的衣摆道:“陛下,您去哪?我还没说完呢!”众大臣都为他的莽撞捏了把汗,他却滔滔不绝地说起没完。直到宋太宗听完,寇准才放他离开。 后来,宋真宗赵恒继位,在之前选择皇太子中,寇准是力挺赵恒的,赵恒十分信任他,并让寇准做了宰相。 然而,好景不长。辽国率领20 万大军,挥兵南下,宋朝将士大败,此消息一出,朝野震动纷纷上书,准备南迁金陵。 宋真宗赵恒天性软弱,觉得此法甚好,便想答应下来。可是,寇准却在此刻站出来,力劝赵恒御驾亲征。 寇准上言道:“陛下,不能退!如果我们将中原让出来,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太宗都会说您不孝。辽国狼子野心,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赵恒张了张口,欲言又止。一句不孝儿孙,在赵恒脑子里环绕,看了看寇准,无奈道:“爱卿,你可一定要陪朕一起去。” 有了赵恒的加入,前方的将士,士气大振,奋勇杀敌,竟奇迹般地打退了辽国,辽国派人来和谈。 寇准见主动权已在自己手上,对赵恒说:“陛下,我们应继续北上,打他个措手不及,甚至,有望夺回燕云十六州啊!” 赵恒这些日子吃了很多苦,一听还要打仗,脑袋直摇道:“算了算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情,朕已经打退辽国,很了不起了。” 寇准听到如此不争气的话,急忙道:“陛下,还请三思呀!” 可赵恒说什么也不干了,而且朝中大臣多数都是主和,寇准没办法,只能答应。 此后,因寇准太过刚直,得罪了不少大臣,众人纷纷上书,罢免了寇准的宰相。 然而,寇准刚正,即使被罢相,却也敢上书力谏。甚至,得罪了皇后。 皇后的娘家人犯了罪,而赵恒本想着放他们一马,奈何寇准上书道:“陛下,犯了事,就应该收到惩罚,不能徇私枉法,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赵恒无奈,将犯罪的人下狱,却也让皇后怀恨在心,把他贬去了雷州。 1023年,62岁的寇准病逝雷州,然而,平日的得罪的人太多,导致俸禄迟迟不发放,竟穷的连棺材,都买不起。宋仁宗看不过去,出钱让他魂归故里。 可是,马车走到半路却没钱了,没办法,棺椁只能停在途中,就地掩埋。 等到宋仁宗再想起,已然是10年后,于是,再将他的坟挖开,继续送葬。 寇准早年荣誉加身,晚年却客死异乡,让人唏嘘不已。但是他刚正不阿,铮铮铁骨,挽救大宋于危局,打退辽国,阻止南迁,战功赫赫。 寇准的刚正不阿,使他名垂千古,不愧为人们称颂的“寇老西”。
1023年,62岁的寇准病逝。谁料,走到半路没钱,只有就地埋葬。哪料,棺椁就在此
曦月谈
2025-04-01 14:31:51
0
阅读:96
shenhm9797
寇准生活是很奢侈的,但他没有买房买地也没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