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毛主席宣布放弃日本战争赔款,国内外舆论一片哗然,而毛主席只是淡然地说了八个字。多年后,国内外人士才明白,毛泽东是多么高瞻远瞩...... 1972年,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向中国政府主动提出建交请求,并表示要赔偿战争赔款500亿美元。毛主席征求周总理意见后,给免了。 日本政府获此消息感激不尽。 此时,刚刚成立中国政府正处在困难时期,那毛主席和周总理为什么免了日本的战争赔款呢? 这得从当时的国际环境说起。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按照战败投降书的内容,日本要向被侵略国家支付战争赔款,彼时,代表中国人民进行签约的是国民党当局。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梦想着要反攻大陆,所以,国民党当局急于和美国、日本拉拢关系。蒋介石为了做个乖孩子,主动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索赔权。 当时,新中国当然不想眼睁睁地看着国民利益流失,但是,共和国政府不属于签字的一方,这时站出来要求索赔,在国际法上是不支持的。所以赔款一事只有暂时搁浅,待以后再论。 彼时,苏联老大哥和我国关系降到了冰点,先是与我国进行了珍宝岛战役,后又怂恿越南与我国挑起事端,最后陈兵百万在东北边界。而美帝国主义又亡我之心不死,一直想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可以说外部环境严峻复杂。 毛主席意识到,国内要发展,外部的国际环境很重要,因此,主席巧妙地利用了美国和苏联的关系,成功地将新中国从不利的环境中抽身出来。 1972年,美国和中国打破僵局,尼克松总统开启了访华之旅,美中关系开始破冰,并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紧抱美国大腿、看美国脸色行事的日本也开始向我们示好,要求建立外交关系,并主动提出向我们进行战争赔偿。 而毛主席在审时度势之后说了8个字:“东联日本,北抗苏联。” 新中国决定不向日本索赔,还有背后的另外两个深层次原因。 一个是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了解到,由于战后的日本物资极度匮乏,申请向日本索赔的国家,也只不过得到了破旧的军舰,过时的机械设备等等一堆破铜烂铁。日本以物抵债,账面数据惊人,但是实际上是不值几个钱的。 主席觉得与其得到这些东西还不如交个顺水人情,和日本处好关系,从而引进先进的技术,这样更划算。 面对中国的举动,日本颇受感动,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多次发表声明:感谢中国的政府的善意之举。这也为以后“中日邦交正常化”建立了良好沟通和信任基础。 二是当时的美国、英国、法国、苏联、澳大利亚等国家也都纷纷放弃了日本的战争赔款。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也当然不会从日本索要赔款。但是前提是:日本要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更不可以成为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的搅屎棍。周恩来总理就曾经对日本公开阐明过中国的观点。 历史再次证明,毛主席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伟人,放弃战争赔款的决定是正确的。 1978年,中国调整工作重心,加强经济建设,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急需大量的建设资金,,经过协商,日本为我国提供了上百亿元的贷款,解决了我国的燃眉之急,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刚开始的几年里,日本和我国睦邻友好,各阶层往来频繁。我国从日本引进了大量的技术设备。这些技术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可是,在当时,对于技术相对落后的中国来说,可谓是抛砖引玉,不断地激起了我们技术创新的热潮。 和那些索要赔款而得到破铜烂铁的国家相比,我国显然是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这都彰显我国领导人的大智慧,大谋略:即用心良苦,又体现着大国风范!
[今日聚焦:为什么美国怕毛主席?】在美国社会,特别是军队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