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鉴易知录》东汉纪•孝桓皇帝•9 东汉纪•14/17孝桓皇帝•考注:刘茂、申屠嘉、邓通、董宣、汉文帝、光武帝、孔子、襄楷, 【考注】 ①、刘茂:字叔盛,东汉官员,刘恺小儿子。刘茂很懂礼仪,做出纳,汉桓帝时做司空。当时司隶校尉李膺等抵罪,而南阳太守成瑨、太原太守刘瓆下狱当死,刘茂与太尉陈蕃、司徒刘矩共上书解释。皇帝不高兴,有司承旨弹劾三公,刘茂于是因罪免职。建宁年间,再次做太中大夫,在任上去世。 ②、申屠嘉:姓申屠,名嘉,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人,汉朝开国功臣,西汉宰相。初以材官蹶张从高祖击项羽、英布,为都尉。惠帝时为淮阳守。文帝元年即公元前179年,封关内侯。后迁御史大夫、丞相,封故安侯。为人廉直,不受私谒。文帝宠臣邓通入朝失礼怠慢,申屠嘉欲依法论斩,文帝急遣使者说情,乃罢。景帝时晁错贵幸用事,数变更法令,他因恶之。公元前155年,以错穿宗庙垣为门事,奏请诛之,景帝不从,申屠嘉气愤呕血而死。 ③、邓通:蜀郡南安人,西汉文帝宠臣。凭借谄媚奉承,垄断当时铸钱业,广开铜矿,富甲天下。公元前156年汉景帝继位,因早年邓通得罪过当年的太子,汉景帝便以过境采矿的罪名,罢了邓通的官,没收其全部财产,邓通从此又成了最穷的人,最后饿死于雅安。 ④、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东汉官吏,初任北海相、江夏太守、洛阳令等职。光武帝姐姐湖阳公主的宠奴杀死人,躲藏到公主府,洛阳县令董宣带人把他抓获处死,并指责公主的过失。公主向光武帝哭诉,光武帝命董宣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就是不低头。光武帝赏识他的骨气,赐给他30万钱,赞许他为“强项令”,号为“卧虎”。不畏强暴,惩治豪族。时人赞其断狱公正,称为:“枹鼓不鸣董少平”。后病卒。家财仅大麦数解,破车一乘。 ⑤、汉文帝:刘恒,西汉第五任皇帝!汉高祖第四子,母薄姬,公元前202年出生于长安,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公元前196年被封为代王。公元前180年太尉周勃、丞相陈平迎立代王刘恒入京,是为汉文帝。其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刘恒登基后三月后,即文帝前元元年正月立刘启为皇太子,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合称为文景之治。公元前157年驾崩,终年46岁,葬于霸陵、今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 ⑥、光武帝:刘秀.字文叔,东汉王朝建立者,开国皇帝!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人,公元前5年1月15日生于陈留郡济阳宫,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公元57年3月29日驾崩,在位32年,终年62岁;葬于原陵,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公元8年,王莽篡立新朝,公元22年,刘秀与其兄长刘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起兵,并联合绿林军反对王莽政权。公元25年即位,尊奉汉元帝为皇考,光复汉室,定都于洛阳。经过12年的统一战争,结束了农民战争、军阀混战与地方割据局面。平定动乱之后,励精图治,开创“光武中兴”时代。 ⑦、孔子:别称孔夫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去世,终年73岁。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⑧、襄楷:字公矩,东汉著名方士,东汉漯阴、今山东商河人,鲁庄公子襄仲之后。好学博古,精通天文阴阳之术,还很爱直言,曾差点因此丢了性命。桓帝时宦官专朝,政刑暴虐,灾难频发,皇子接连死去。襄楷上书皇上,有祸事皆因宦官而起之语。尚书看了之后对桓帝说,此人胆大包天,竟然假借星宿,伪托神灵,干涉政务,请求收送洛阳狱。桓帝说,襄楷虽然言辞激切,但是说的都是天文星相,阴阳之术,罪不当诛,就减轻了对他的处罚。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襄楷与冀州刺史王芬、故太尉陈蕃之子陈逸、南阳许攸、沛国周旌谋废灵帝,另立合肥侯,失败,王芬于平原自杀。中平年间,与荀爽、郑玄都以博士征召,没有去,死在家中。注:东汉以后,“方士”这个词不太常用,代替它的是“道士”。
《纲鉴易知录》东汉纪•孝桓皇帝•9 东汉纪•14/17孝桓皇帝•考注:刘茂、申屠
快乐开心正明
2025-03-24 17:50: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