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鉴易知录》东汉纪•孝桓皇帝•10 东汉纪•15•16.1/17孝桓皇帝•考注:郑玄、张成、牢修、张凤、王昱、刘胜,霍谞、后稷、契、伊尹、吕尚, 一).东汉纪•15/17孝桓皇帝•考注:郑玄、张成、牢修、张凤、王昱、刘胜, 【考注】 ①、郑玄:字康成,公元127年出生于北海郡高密县、今山东省高密市,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家。曾入太学攻习《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和《左传》等,最后从马融学古文经。郑玄游学归来里之后,在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家中贫寒爱好学习。党锢之祸发生,遭到禁锢,闭门注疏,潜心著述。晚年坚守节操,却遭逼迫从军,公元200年,最终因病逝世在元城,享年74岁。郑玄遍注群经,集汉代今古文经学之大成,是中国经学史和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位巨人。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唐贞观年间,列郑玄于二十二“先师”之列,配享孔庙。宋代时被追封为高密伯,后人建有郑公祠以纪念。 ②、张成:东汉桓帝时期宦官党羽。方士,以方伎交通宦官,与宦官关系密切。曾在大赦前故意指使其子杀人,大赦后河南尹李膺依然将其子处决,由此引发了他弟子牢修诬告李膺,进而导致第一次党锢之祸。 ③、牢修:河内人,东汉桓帝时期人物,宦官党羽方士张成的弟子。延熹九年年底,受师傅和宦官们指使,以“膺等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的理由诬告司隶校尉李膺等人,致使二百余人受诬为党人并下狱。 ④、张凤:东汉桓帝时期太学生。公元162年,宦官诬陷皇甫规,张凤率三百多太学生为其鸣不平,迫使桓帝赦免了皇甫规。 ⑤、王昱:颍川太守。曾对杜密说刘胜清高,公卿屡次推举他任职,他都拒绝了。杜密则认为刘胜明哲保身,是当世罪人,而自己会为太守赏善惩恶尽微薄之力。 ⑥、刘胜:字季陵,东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与杜密是同乡,在蜀郡为官,后告老还乡。位居大夫,享受上宾礼遇。但他明哲保身,不问政事,对好人好事和坏人坏事一概不管,被杜密批评为“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注意:这里的刘胜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汉和帝长子平原王刘胜均非同一人。 二).东汉纪•16/17孝桓皇帝•考注:霍谞、后稷、契、伊尹、吕尚,待续: 【考注】 ①、霍谞:字叔智,东汉魏郡邺县、今河北省临漳县人。少年时是通达经术的儒生,十五岁时因上书解救被诬陷入狱的舅舅宋光而知名。他性情明达笃厚,能用恩信感化不同风俗,很受羌胡敬服。曾担任郡吏、孝廉、金城郡太守等职,后入朝为尚书仆射。在梁冀专权时期,与尚书令尹勋多次奏事,陈述梁冀罪过。梁冀被诛后,桓帝封他为邺都亭侯,他坚决辞让。之后历任河南尹、司隶校尉、少府、廷尉等职,最终在官任上去世。 ②、后稷:姬姓,名弃,出生于稷山、今山西运城稷山县,周朝王族的始祖,母为帝喾高辛氏元妃、有邰女姜嫄,死后葬西南黑水之间,都广之野。后稷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经被尧举为“农师”,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被舜封为后稷,封地在古邰城、今陕西咸阳武功县西南。后稷也曾助夏禹治水。 ③、契:商部落始祖!亦作偰、卨,或称玄王,子姓,商族始祖。帝喾之子,唐尧的异母弟,生母为简狄。契死后葬于商丘阏伯台下。相传其母为有娀氏之女简狄,食玄鸟蛋受孕而生。虞舜二十年,被指派佐夏禹治水有功,被舜任命为掌管教化的司徒,封于商、今河南省商丘市,不久开始治理商,契去世后,由其子昭明接下去治理商。司马迁说:契“功业著于百姓,百姓以平”。《国语》称“玄鸟勤商,十四代兴”。殷契勤政爱民,崇尚德政,深受民众爱戴。他一生克勤无怠,为商族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商宋文化卓越的奠基人。 ④、伊尹:本名伊挚,姒姓,空桑、今河南省杞县空桑村人,夏末商初政治家、思想家,商朝开国元勋、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中华厨祖,被后人奉祀为“商元圣”。约公元前16世纪初,伊尹辅助商汤灭夏朝,为商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伊尹历事商朝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五十余年,为商朝强盛立下汗马功劳。公元前1649年出生,沃丁八年公元前1549年逝世,终年100岁。 ⑤、吕尚: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约前1156年出生于河内郡汲县,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姜子牙于渭水之滨垂钓,遇见西伯侯姬昌,被拜为“太师”,后辅佐武王建立周朝,约公元前1017年,卒于镐京,享年140岁;宋真宗追谥为昭烈。
《纲鉴易知录》东汉纪•孝桓皇帝•10 东汉纪•15•16.1/17孝桓皇帝•考注
快乐开心正明
2025-03-25 00:51: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