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李仙洲被特赦后,问周恩来:我有个心结,13年都没弄清楚。 1960年1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发表国家主席特赦令,将一批表现良好且思想已转变的原国民党军官释放。在这批特赦人员中,有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蒋介石的"嫡系"将领李仙洲。更值得一提的是,李仙洲原本并不在特赦名单上,是周恩来亲自批示才将他加入其中。 特赦后不久,周恩来在北京接见并邀请李仙洲共进晚餐。多年未见,周恩来一眼就认出了这位曾经的黄埔同窗。他热情地称呼道:"李大哥是山东人,我还记得你是军校一期毕业生里年纪最大、个头最高的一位。"一句简单的问候,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也唤起了他们在黄埔军校共同度过的岁月。 李仙洲1894年出生于山东的一个普通家庭。与众多同时代人不同,他的人生起步较早——14岁就由父母做主完婚,17岁便当上了父亲。直到1924年,已经而立之年的李仙洲因仰慕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革命道路,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一期。 在黄埔军校期间,李仙洲因年龄较大,又为人憨厚正直,被同学们尊称为"老大哥"。他给自己立下规矩:一生不赌不嫖不抽,甚至连舞也不跳,要做一个正派的军人。这份正直在当时的军界实属难得,却也埋下了他悲剧的种子。 李仙洲的日记中曾写道:"军人以服从军命为天职,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忠于职守。"正是这种绝对服从的信条,让李仙洲在后来的政治漩涡中迷失了方向,成为了别人手中的棋子。 1933年7月,蒋介石在江西路上开设军事训练团,李仙洲成为第一批接受培训的军官。 李仙洲有洗冷水澡的习惯,一次被蒋介石和宋美龄发现后,蒋非但没有批评他,反而关切地询问他的家庭情况,并慷慨解囊,为李仙洲的母亲提供5000元医疗费,为他妹妹提供3000元留学费用,还赠送了一张亲笔签名的合照。这份恩情让李仙洲感动不已,从此对蒋介石更加忠心耿耿。 尽管如此,李仙洲也曾有过自己的想法。1935年全国抗日高潮来临时,他多次请缨前往抗日前线,却被蒋介石严厉拒绝。蒋强调当前的敌人是红军而非日军,要求李仙洲集中精力"围剿"共产党。面对蒋介石的强硬态度,李仙洲不敢违抗,只能将个人意愿深埋心底。 1947年2月,内战全面爆发后,华东野战军采取了"舍南求北"的战略,集中优势兵力对李仙洲兵团发起攻击。当时的李仙洲兵团在蒋介石和陈诚的不断催促下深入解放区,成为了华野的理想目标。 在复杂的战场形势下,地下党员韩练成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李仙洲部下的军长,韩练成在关键时刻放弃指挥,使李仙洲集团陷入更加混乱的状态。2月21日,华野各路部队对李仙洲集团形成合围,经过短短5小时激战,成功歼灭了李仙洲集团。 战役结束后,李仙洲被搜寻一段时间才被找到。他起初隐瞒身份,自称姓韩,但最终还是被识破。就这样,蒋介石的"嫡系"将领李仙洲开始了他作为战俘的新生活,也为后来提出那个困扰他13年的心结埋下了伏笔。 莱芜战役结束后,李仙洲的人生翻开了全新的一页。作为高级战俘,他与其他60多名高级军官一起被转移到胶东半岛的昆俞山。随后,他们乘船前往哈尔滨,进入东北战犯管理所。在这里,李仙洲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思想改造之路。 1956年1月,李仙洲又被转入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继续接受教育改造。在这段时间里,他逐渐认识到过去追随蒋介石所犯下的错误,思想上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军阀混战到抗日战争,再到内战时期,李仙洲参与了多次针对共产党和人民的军事行动,这些行为已经脱离了他最初立志做一名正派军人的初衷。 1960年11月28日,当周恩来接见并邀请李仙洲共进晚餐时,两人之间的谈话不仅仅是简单的叙旧。周恩来回忆起黄埔军校的往事,提到李仙洲作为一期学员的表现。面对周恩来的和蔼,李仙洲表示自己辜负了老师的教导,站错了队伍。周恩来则宽慰他说,过去的事情不必再提,应该向前看。 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李仙洲鼓起勇气表示,他还有一个问题没有向周恩来交代清楚。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他13年之久,成为他内心难以释怀的心结。令人惊讶的是,周恩来听完李仙洲的坦白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给予了高度评价。 李仙洲坦白的问题涉及到他在1941年于皖北地区创办的两所学校。其中一所是武校,名为鲁干班;另一所是文校,名为成城学校,后来成为国立22中学。李仙洲认为,自己办学是"与党争夺青少年",这一直是他心中无法释怀的愧疚。 特赦后的李仙洲怀着感恩的心情,积极投入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他与曾经的部下、地下党员韩练成重逢,在周恩来的解释下,两人多年的误会终于消除。原来韩练成在莱芜战役中的行动是执行组织的任务,而不是背叛。 1984年,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已经90岁高龄的李仙洲被推选为理事,这是对他晚年贡献的肯定。四年后的1988年11月27日,李仙洲在济南安详离世,享年95岁。
1960年李仙洲被特赦后,问周恩来:我有个心结,13年都没弄清楚。 1960年1
历史有小狼
2025-02-23 23:39:5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