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苏联科学家为了实现吃蟹自由,将3000只帝王蟹空运到欧洲海并放生,然

文史记叙录 2025-02-23 09:35:33

1960年,苏联科学家为了实现吃蟹自由,将3000只帝王蟹空运到欧洲海并放生,然而令众人没想到的是,短短几十年后,帝王蟹的数量就多到让欧洲人“崩溃大哭”,对此束手无措。   帝王蟹,在国内大部分人都吃不到的东西,在国外却多到成为生态危机,这莫非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放在中国恐怕早就被百姓们吃灭绝了。   虽然很多人都说,无论什么食物,只要让中国人上,就能消灭的干干净净,但有时候这个道理也不一定准确,帝王蟹这个东西,放在国内,即便是有再大的销路,在国外他也依旧是泛滥成灾,无法根治。   帝王蟹这种东西口感不错,1960年苏联人就对这种食物念念不忘,专门派遣人分析帝王蟹的习性,在苏联周边的海域投放蟹苗,数十年来,为欧洲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帝王蟹,也成为了一种比较有名的产业。   但现如今,帝王蟹却反而受到其困扰,深受其害的国家很多,因为早年的放任不管,帝王蟹多到了让人恐怖,危害了他们的海域安全,威胁到了其他海洋生物的存活。   帝王蟹是生活在深海里的生物,它比较出名的几个特点就是生活地区较为恶劣,只在特定的几个地方出现,我国没有本土帝王蟹是因为无论是海洋深度还是温度都不适合帝王蟹的生存。   帝王蟹存在季节性繁殖捕捞,有不少纪录片曾拍摄过挪威人捕捞帝王蟹的场面,他们大部分都是由当地人组织起来到深海领域,迎着狂风和寒冷,待在一个地方守株待兔,等待帝王蟹的主动上钩。   但守株待兔可不代表不危险,蹲守的时间越长,出事故几率,但他们就是抱着生死一搏的想法来的,但很多人都小瞧了这种难度,随便一个浪打过来,就能让船摇的天翻地覆,而渔民又是长时间在甲板上工作,很容易掉进海里。   要是掉进海里,基本上没有生存的希望了,因为帝王蟹生存的地方海面非常汹涌,温度也很低,能够冻到人的手指伸不开,给甲板上也结出冰块的程度,但为什么还是由这么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捕捞帝王蟹呢,还是因为财富动人心,一次出海,如果收获顺利的话就能让人获取意想不到的收入。   收益和风险成正比,他们无法保证每次都收获满满,并且他们的船只也不能够在海洋上呆太久,呆太久一方面是会受到相关地区的处罚,另一方面也是船只的结构受不了,船员的心理健康受不了。   中国人能吃,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中国人再能吃,也不可能千里迢迢到挪威帝王蟹生存地区帮助他们解决难题,一来是大部分人没有出海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没有相关资质的船只。   国内见到的不多因为客户少加运费高,有人说走海运,但这不能保证帝王蟹的鲜活,当然也有人说可以拿冰库储存,但死的帝王蟹风味跟活得风味可不一样,空运的价格又太高,价格也太昂贵,终究只能成为少数人的食物。

信息来源:盐冻帝王蟹:在船上以-40°C的极寒与盐溶液独特工艺锁定海洋的鲜味  帝王蟹在国外泛滥成灾?那怎么还这么贵? 每多吃一只帝王蟹,你都是在帮挪威人拯救世界!

0 阅读:2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