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梅府葬礼,26岁福芝芳挺着孕肚,忙上忙下。丈夫梅兰芳却领着23岁美人

历史有小狼 2025-02-21 19:39:29

1930年,梅府葬礼,26岁福芝芳挺着孕肚,忙上忙下。丈夫梅兰芳却领着23岁美人走来,她拦在门口,美人低着头说:“我才是大房夫人,比二房夫人更有资格守孝。 北平的冬日总是格外寒冷。1930年的这个早晨,梅府笼罩在一片肃穆之中。梅兰芳的养母——他的伯母去世了。按照北方的传统,梅府大门前挂起了白布,门内摆满了白色的祭品。二十六岁的福芝芳虽然怀有身孕,却仍在门前忙进忙出,操持着丧事的大小事宜。 就在这时,一个身着素服的年轻女子缓步走来。她剪了一头短发,头上别着白花,正是二十三岁的孟小冬。作为梅家的"大房夫人",她理应进门守孝。可福芝芳却挺着隆起的肚子,强硬地挡在门前。一场关于名分的争执就此展开,孟小冬低声说着自己作为大房夫人比二房更有资格守孝,而福芝芳则以怀孕为由,寸步不让。 这一幕戏剧性的场景,恰如京剧舞台上的情节,却是实实在在地上演在了梅府门前。而要理解这场纷争,还需要回溯到这些名伶们的往事。 在中国戏曲史上,梅兰芳的成就有目共睹。他八岁开始学戏,九岁拜在吴菱仙门下专攻青衣,十岁就登台演出。凭借着过人的天赋和勤奋,他将青衣、花旦等不同的表演程式融会贯通,创立了独具一格的梅派艺术。在当时的北平城里,梅兰芳已然是响当当的"梅大爷"。 与此同时,在上海滩上,一位年轻的女子也正在戏曲界崭露头角。出身梨园世家的孟小冬,以女扮男装的老生表演震惊了南北戏迷。她是京剧名家余叔岩的得意门生,二十多岁就名满天下,被誉为"冬皇"。这个称号的分量不言而喻——在以男性为主导的京剧界,一个女子能被称为"皇",足见其艺术造诣之高。 当时的戏曲界对男旦和女老生这两种艺术形式争论不休。有人认为男扮女装更具艺术性,也有人推崇女扮男装的独特魅力。梅兰芳和孟小冬的出现,将这场争论推向了高潮。两人的艺术风格各具特色:梅兰芳以细腻婉约著称,孟小冬则以刚劲豪迈取胜。 然而,艺术的纯粹往往难逃权势的干预。当时的北洋军阀张宗昌觊觎孟小冬的美貌,屡次骚扰。与此同时,以冯耿光为首的"梅党"看准时机,开始撮合梅兰芳与孟小冬。他们编造了一个"双祧"的说法,声称梅兰芳因过继给伯父家,两边都可以娶正室。这个谎言成功地打动了孟小冬,也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在那个军阀割据的年代,戏曲界与权贵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军阀们既是戏曲的庇护者,又常常成为艺人的困扰源。张宗昌就是典型代表,这位被称为"狗肉将军"的军阀,因不知自己有多少兵、多少老婆、多少儿子而得了个"三不知"的绰号,却对戏曲界的美人格外关注。 婚后的生活并非如戏台上那般浪漫。孟小冬为了符合当时社会对已婚女性的要求,不得不放弃了自己钟爱的舞台事业。她独居在一处宅院中,将时间用来习字、读书和画画。这对一个正当红的艺术家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牺牲。 相比之下,福芝芳在梅府中的地位却日渐稳固。她深谙持家之道,将梅府打理得井井有条。在那个年代,一个贤内助的重要性往往超过了感情本身。正如梅兰芳的金主冯耿光所说,梅兰芳要在艺术上有更大发展,需要一个能照料家务的贤内助,而不是一个需要他人伺候的名伶。 1927年的一场意外,打破了这段婚姻表面的平静。那年9月14日,在冯耿光家中发生了一起血案。一名叫李志刚的年轻人持枪劫持了《大陆日报》经理张汉举,向梅兰芳勒索五万元。因枪支走火,导致人质遇难,歹徒也被军警当场击毙。 这本是一起普通的劫案,却被当时的小报添油加醋,编造出各种版本。有说歹徒是孟小冬的狂热粉丝,也有说是她的未婚夫。这些不实传言虽然很快被警方澄清,但梅兰芳身边的人却开始对孟小冬产生了戒心。 更大的转折发生在1929年,梅兰芳准备赴美演出。按理说,带上一位能演老生的演员是很合适的,孟小冬的艺术造诣也早已得到认可。然而在最终的随行名单中,却没有她的名字。这次美国之行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让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梅府又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福芝芳已经为梅兰芳生了两个孩子,此时又怀有第三胎。在伯母去世时,她以怀孕为由,以死相逼,阻止孟小冬进入梅府守孝。这一举动彻底戳破了"双祧"的谎言,也成为了这段婚姻的转折点 1933年,孟小冬在《大公报》头版连续刊登了三天声明。她直指梅兰芳在"双祧"问题上的含糊态度,宣布与其脱离关系。这份声明字字铿锵,展现出一个女性艺术家的坚强与决绝。她表示,此后要么终身不嫁,若是再嫁,一定要找一个有分量的人物。 这场轰动一时的离婚案,最终由上海滩的传奇人物杜月笙出面调解。他不仅亲自联系梅兰芳协调此事,还预先支付了四万元作为离婚补偿金。而这位闻名沪上的人物,后来竟成了孟小冬的第二任丈夫。

0 阅读:177

猜你喜欢

历史有小狼

历史有小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