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费进景区游玩。可老人们去了后,景区却要求他们购买45元的观光车票。老人不同意,说:“我们身板硬朗,用不着观光车。”工作人员却说:“必须买。”后来景区方也回应说,景点与景点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如果不坐观光车,一天只能游览一小半景区。而网友却觉得,是否购买观光车票应该是自愿行为才行。
张大爷不喜欢打牌,也不喜欢运动,只喜欢游山玩水。他只要一发现有自己没去过的地方,必定会千里迢迢去游玩。
这时,他发现网上有一处游玩的地方,还不需要门票,因为对方是针对满了60岁的老人免费游玩的。
张大爷赶紧把这件好事告知了和他一样爱好的朋友,说:“我们周末一起去吧,距离不远,一天打个来回足矣。”
朋友们也觉得可行,一年四季都在外面游玩,而自己本地的有些地方还没有去过,于是就约好了当天早上出发。
来到了该景区的门口,他们就出示了身份证,表明自己已经满了60岁,符合可以享受免费入景区游玩的规定。
执勤的也是一位大妈,她看到张大爷后说:“可以进去,但是你们得买观光车的票。”
大爷说:“你别看我们年纪大,但是我们身板好呀。”说着说着就在大妈面前蹦哒了两下,以证明自己不用买观光车票。
大妈说:“不行,每个人进去都得买,这不是我说了算的。”
张大爷不高兴了:“这买票不是自愿的行为吗?怎么现在又强行要求我们买了?你这不合理呀!还是请你让我们进去吧,观光车我们确实用不到。”
大妈看到张大爷不配合,也不想多做解释,直接来了一句:“我可没有那么大的权力。”意思是:你不买票,我让你进去了,到时候上面追查起来,把我辞掉了,我的饭碗怎么保?
张大爷有些生气,直接对着大妈说:“为什么不让我们进,你给我说清楚!”
大妈回了一句:“就是交通费呀,你们进去难道不需要交通工具吗?”
张大爷再次声明:“我们不需要交通工具,我们可以不出这笔钱的,为什么硬性要我们消费?你说说是不是你们领导规定的?你们的领导到底是谁?”
此时大妈也默不作声了,知道张大爷有点难缠,解释不清楚,也只好闭嘴不说。
后来,张大爷把这一幕拍摄了下来,发在网上,让大家来评评理:“你们说的免费,为什么又要我们买观光车的票?这难道不是套路吗?要我们出门票钱,你直接说啊,不要以这样的形式骗我们来。”
后来景区领导也赶紧出来澄清了,说:“景区里面特别大,景点与景点的距离又特别远,如果不坐观光车,一天游不了几个景点。像大爷他们这样的年龄和状态,一天下来只能在景区里走一小半的路程,根本无法把里面的景区游玩全。
但是我们也规定了,如果你只去上清古镇,这个景点离大门不远,那么你是可以不买观光车票的;要是你还要朝里面走,那么还是建议买观光车的票。
毕竟每个人45元,每个景点都可以乘坐,这样人也不会那么疲惫,反而会有更好的游玩体验,并不是为了收取观光车的钱才这样要求的。”
网友们看到后,也纷纷发表了看法。有人说:“45元不算贵,如果进去后出这笔钱也没关系。”
也有网友说:“既然这样,就写清楚嘛。如果张大爷知道要买观光车票,还是来了,也不会出这样的事情。不写清楚,人家就以为是免费进来,啥都不用出钱,现在又要花好几十元钱,谁不心疼嘛?”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赋予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
在这起事件中,老人明确表示自身身板硬朗,不需要乘坐观光车,然而景区却强制要求他们购买观光车票,否则禁止入园,这显然限制了老人自主选择是否购买观光车服务的权利。
公平交易权则要求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景区将观光车票与免门票政策进行捆绑,即便老人不需要乘车,也必须支付这笔费用才能进入景区游玩,这属于强制交易行为,破坏了公平交易的市场原则。
2、景区方称景点与景点之间距离较远,如果不坐观光车,一天只能游览一小半景区,且景区内道路狭窄、存在多条隧道,步行游览存在安全隐患,所以要求游客购买观光车票。
从景区运营角度,或许有保障游客游览效率和安全的考虑。但从法律层面,即便存在这些客观因素,也不能成为强制消费者购买车票的理由。
景区应在保障游客安全和游览体验的同时,充分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
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