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两名神秘军人突然将南矿冶学院一名学生带走,从此杳无音讯,直到八年后,

静待王者归来 2025-02-21 14:52:35

1956年,两名神秘军人突然将南矿冶学院一名学生带走,从此杳无音讯,直到八年后,家里人才知道他究竟干了什么!

这位学生名叫王明健,1934年出生于湖北襄樊市。

在长沙中南矿冶学院学习化工专业的他,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大学生,且成绩优异。

以他的学历和能力,毕业之后肯定能得到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

然而1956年7月的一天,王明健的人生轨迹却彻底改变了。

临近毕业之际,一天,王明健突然接到系里通知,要他到校长办公室去一趟。

在那里,两名军人正在等着他。

他们没有透露身份,只是告诉王明健,组织选中他参与一项绝密任务。

他必须严格保密,包括对自己的父母,也不能透露行踪。

紧接着,他就被秘密派往北京,跟随苏联专家学习核工业知识。

1958年7月,王明健又接到了二机部的秘密会议通知。

此次会议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中国要在不依靠苏联的情况下,提前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要难题便是解决原子弹的原料——铀。

铀,这种稀有金属是制造核武器不可或缺的原料,其价值远超黄金数百倍。

尽管我国已探明丰富的铀矿资源,但技术瓶颈颇多。

铀矿开采与加工一直未能起步,更缺乏正规的铀矿开采和处理工厂。

为此,二机部决定在广东筹建309大队水冶厂。

而王明健则被任命为为厂长兼技术负责人,负责原子弹所需的铀原料生产。

上级要求的时间非常紧迫,半年内就要生产出两吨二氧化铀的原料重铀酸铵。

然而,从天然铀矿石中提取出可用于原子弹的铀成分,其含量仅为千分之几。

为了完成任务,王明健废寝忘食地钻研。

他开创性地提出利用稀硫酸“清洗”铀矿石,以提炼铀的新方法。

通过无数次的试验,王明健最终取得了成功,成功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1958年8月,我国自主创办的第一家炼铀厂,在广东翁源下庄开始运营。

在王明健的领导下,工厂历经两年半的不懈努力,成功生产出了71.3吨重铀酸铵。

此外,王明健还研发出了6092新型萃取剂,用以替代传统的化学沉淀法来纯化铀。

1958年末,王明健得知了奶奶病危的消息。

王明健是奶奶一手抚养长大的,和奶奶感情深厚。

但那时正值科研生产的关键时期,他必须坚守岗位。

不久后,奶奶离世的噩耗传来,王明健连悲伤的时间都没有。

他只是对着家的方向磕了三个头,然后含泪回到了岗位上。

1959年,王明健又在试验中两次遭遇核辐射爆炸,身体多处烧伤,死里逃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首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王明健终于能和家人团聚了!

然而,下庄当时即将扩建更大的铀水冶厂,王明健便放弃了回京的机会。

他继续留在下庄,扎根于铀矿冶炼研究的最前线。

他解决了12项重大技术难题,推动新中国重铀酸铵生产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

30多年来,王明健不慕名利,只默默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晚年时,他曾感慨道:“我这一辈子,能为国家最需要、最辉煌的事业尽一份力,是最大的光荣。”

0 阅读:94
静待王者归来

静待王者归来

生活也是才高八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