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时刻最暖心

夜郎小卒 2025-02-20 10:19:17

 □ 易文

我不算是刀迷,只是喜欢听刀郎的歌。因为刀郎的歌容易共鸣,容易共情,所以听刀郎的歌容易上头,容易上瘾。

听刀郎的歌很容易,打开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可听,但是到现场去听刀郎唱歌就很不容易了。

既然很不容易,那就不去吧。可是,如果不去,在现场听刀郎唱歌是什么美妙感觉就永远不知道了,是什么美好体验就永远没有切身感受了。

那么,在现场听刀郎唱歌是一种什么景象呢?我心心念念,梦寐以求,只有向往一下,再向往一下。

没有机会,可以争取机会。争取不到机会,那就认了吧。如果有机会而不努力争取,那今后会不会相当遗憾呢?

有人劝我说,没什么遗憾的,毕竟刀郎的线上演唱会你也看过。我坚持说,线上演唱会与现场演唱会差别太大,我还是想去现场听刀郎唱歌。还说,刀郎都50多岁了,看他一场一场的倾情演唱,能坚持多久谁也说不准,以后他唱不动了,你再想听他现场唱歌,也只能幻想了。

北京文旅很给力,批准刀郎在年末岁初的黄金演出时段,在五棵松体育馆连开4场“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巡回演唱会”,唱响祖国首都。75000人可现场耳闻目睹,75000人可开口唱和。可是,想进体育馆参加演唱会的观众竟然达到330多万人,铁定一票难求啊。

抢到一票的概率太小了,不过,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我固执地认为,机会再渺茫,也不等于没有机会。

那就全家总动员,专心盯着手机屏幕,耐心等着抢票时间,时刻准备着,等待梦想照进现实。

没想到,票在开票瞬间就被一抢而空。第一次抢票,机会眨眼而过。我们怅然若失,也无力回天。

没想到,第二次抢票,居然成功了。虽然只有1张票,全家却欢欣鼓舞。

演唱会当天,我早早地来到五棵松,经过3次身份证查验,顺利走进体育馆,等待演唱会开始的那一刻。等待中,听旁边的一位成都刀迷说,他从成都追到广州,再追到北京,听3场刀郎演唱会。我们都只有佩服!

体育馆内座无虚席,盛况空前,热情似火,人心激动。体育馆外还有很多观众通过电子显示屏观看演唱实况。刀郎演唱会真的是异常火爆。

在寒冷的冬夜,五棵松体育馆却因刀郎的演唱会热浪滚滚。在热烈的氛围和动人的旋律里,不共情、不共鸣、不共振是不可能的。两个半小时的演唱会,是视听盛宴,是文化大餐,是心灵洗礼。我见证了万人大合唱,万人喊刀郎,万人喊号子。

难怪刀郎是唯一一个能让全国文旅争先邀请开演唱会的人。他的曲调,汲取了祖国各地山歌、戏曲、小调的精髓;他的歌词,蕴含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刀郎喜欢读书,不间断学习,不停歇上进,一心扑在音乐上,用作品征服大家。他集作词、作曲、编曲、混音、演奏、演唱等为一身,是超级个体户,被称为奇才、鬼才、大才、天才音乐艺术家。他的音乐作品集文学性、美学性、艺术性为一体,坚持山歌风、民族风,唱响了山水情、民族情、中国情。

整场演唱会共唱了28首歌曲,其中红歌6首。红歌、情歌、山歌、民歌完美交融,在北京这块文化高地上获得更多人的关注和青睐。

演唱会结束后,很多人热泪盈眶,意犹未尽,一步一回头,久久不愿离场。演出团队成员有的180度转弯,3次90度长时间鞠躬;有的朝观众不停地挥手,热情地比爱心;有的继续演奏乐器……

演唱会上,刀郎用近15分钟时间,逐一高调介绍青年演奏家,演奏家在万众瞩目之下,旋即演奏展示民族乐器。我不知道在体育馆倾情演唱算不算刀郎的高光时刻,但那时那刻却是演奏家们的高光时刻,更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高光时刻。

如果人们通过听刀郎的歌,听刀郎的故事,能够励志人生,丰润真情,那不管是度过人生低谷,还是迎来人生高光,都是非常幸运的事儿!

1月23日,《人民日报》第20版发表王瑨的文章《从“刀郎热”谈起》。文章说,真实的民间性情之响,化成每个时代的“山歌”,紧贴着日常生活的上下文。刀郎的音乐,几乎成为一种“传奇”。带着鲜明的艺术个性,又抓住了广泛而真挚的情感共性,成就了刀郎的音乐辨识度。

著名作家张平在2025年第1期《当代》杂志上发表文章《刀郎的歌声,撼动了谁的心弦?》。文章说,刀郎,罗林先生,一位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的人民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每一首都是经典,每一首都是奇篇,每一首都是神曲”,口碑载道,好评如潮,震颤了歌坛,惊艳了世界。

“观风俗,知得失”。刀郎的音乐,正力求唤起更广泛的大众共鸣。我们期待,在时间的见证下,共同精进对音乐、对文化的理解与支持,合力创造和不断赢取十分暖心的高光时刻。

0 阅读:0
夜郎小卒

夜郎小卒

分享和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