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广东女子结婚6年不能生育,被丈夫抛弃,谁料,却被年轻军官求婚。她摇头拒绝:“我不能生孩子。”军官摆手:我不在乎。谁料,婚后,她不但连生11个孩子,还成了广东之母。 莫秀英出生在广东省茂名市一个贫寒的家庭,父母为了维持生计,不得已在她14岁那年把她卖给了当地一户富人家,给人家做三房太太。莫秀英从小就没吃过什么苦头,突然要离开父母,还要去侍候一个根本不认识的男人,心里自然是万分委屈。 可是到了富人家中,莫秀英才知道什么叫做人间疾苦。原来大太太和二太太根本瞧不起她这个来路不明的小妾,丈夫对她也没什么好脸色。莫秀英想讨好她们,却怎么做都不对,饭也做不好,针线活也学不会,成天挨骂挨打。 富人家娶三房太太,为的就是多子多福,可是6年过去了,莫秀英肚子还是没有动静。公婆和丈夫开始有些不耐烦了,总是拿莫秀英和其他太太比,说她没用,白白浪费钱粮。有时候喝多了酒,丈夫还会打骂莫秀英,让她滚出去,说自己不要这个没用的女人。 终于有一天,丈夫狠下心把莫秀英休了,让她收拾铺盖卷滚蛋。莫秀英含泪离开了富人家,她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件破抹布,用过就扔。回到家里,莫秀英以为能得到亲人的安慰,可父母却只觉得她给家里丢脸,连生孩子都不会,还希望她能另谋高就。 莫秀英心灰意冷,她自己也觉得自己很没用,丈夫嫌弃她,亲人不要她,她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思。可是为了活命,莫秀英还是只能四处讨生活,她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去了戏班说书唱戏。 莫秀英走投无路之下,来到戏班想碰碰运气,没想到班主一听她唱歌,顿时就被她的嗓音吸引住了。班主夸莫秀英有副好嗓子,是个做戏的好材料,愿意免费教她学戏。莫秀英这才知道,原来老天爷还是眷顾自己的,给了自己一个谋生的手艺。 莫秀英卧薪尝胆,发誓要在戏曲界闯出名堂来。她跟着师傅学唱念做打,一点一滴积累本领。慢慢地,莫秀英不光唱得好,而且念白也念得字正腔圆,做表情也越发到位,成了戏班里的台柱子。 就在莫秀英的戏越唱越红火的时候,一个年轻英俊的军官出现在了戏园子里。这个军官就是陈济棠,他一眼就相中了台上的莫秀英,被她的气质和才华所吸引。陈济棠像中了邪一样,天天来戏园子看莫秀英的戏,还特意打听了莫秀英的身世。 终于有一天,陈济棠鼓起勇气去找莫秀英提亲,莫秀英一听这事吓得不轻。要知道自己可是个被休弃的女人,还生不出孩子,哪里配得上人家一个堂堂的军官。莫秀英赶紧推辞,说自己是个被人嫌弃的女人,不能给陈济棠生儿育女。 可陈济棠却不以为然,他直言自己喜欢的就是莫秀英这个人,生不生孩子并不重要。陈济棠的真诚打动了莫秀英,她终于点头答应了这门亲事。陈济棠大喜过望,立马张罗着办喜事。 莫秀英这一嫁,可真是嫁对了人。陈济棠把她宠上了天,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她。在陈济棠的悉心呵护下,莫秀英渐渐忘记了之前的伤心事,重新找到了做女人的幸福。更没想到的是,莫秀英这一怀孕,就怀了六年,生了四个女儿。 莫秀英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一口气生了四个女儿。按照老传统,男人最希望生儿子,可陈济棠却一点也不在乎,他觉得生个男孩女孩都一样,只要是他和莫秀英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就这样,莫秀英后来又陆陆续续生了七个男孩,最后给陈济棠生了足足十一个孩子。 有了一大家子,陈济棠和莫秀英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他们夫妻俩默契十足,一个在外面打拼事业,一个在家里持家带孩子。孩子们在父母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后来个个都成了家乡的优秀人才,为家乡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济棠官至陆军上将,位高权重,但他从不忘记自己的根。他时常带着莫秀英回乡探望,帮助家乡修桥铺路办实业。莫秀英也总是带着孩子们回娘家看望,给娘家送去不少钱粮。乡亲们没想到当初被人休弃的莫秀英,竟然有朝一日成了贵妇人,还对家乡这么好,都对莫秀英充满了敬佩。 莫秀英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大家都说莫秀英是苦尽甘来的典范。一个当初被人嫌弃的女人,只要肯努力,照样能过上好日子。更重要的是,夫妻二人恩爱有加,是乡里乡亲们学习的榜样。人们亲切地称呼莫秀英为"广东之母",因为她不光是十一个孩子的好妈妈,更是整个广东的好妈妈。 1947年,71岁的莫秀英染上重病离开了人世,陈济棠悲痛欲绝。莫秀英的葬礼可谓是全城送别,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发来吊唁这位"广东之母"。大家都说,莫秀英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坚强,什么叫自尊,什么叫善良,什么叫爱。她的故事,必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努力拼搏,用爱化解人生的种种苦难。
1918年,广东女子结婚6年不能生育,被丈夫抛弃,谁料,却被年轻军官求婚。她摇头
熹然说历史
2025-02-19 23:11: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