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戴笠肃奸时,对汉奸潘三省很厌恶,就给他上了镣铐,这天,唐生明去探望他

平南 2025-02-19 22:47:05

1945年,戴笠肃奸时,对汉奸潘三省很厌恶,就给他上了镣铐,这天,唐生明去探望他,潘三省哭着说:“帮我替戴老板求求情吧!”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让戴笠肃奸。

戴笠在上海肃奸时,就盯上了一个叫潘三省的大汉奸。上海沦陷前,潘三省在上海开了赌场。

这潘三省很会做人,在上海,他与杜月笙、黄金荣等青帮大佬的关系都很不错,有了这些人撑腰,潘三省在上海混得风生水起,赌场生意越做越大。

上海沦陷后,潘三省不愿放弃上海的产业,就花了大批钱财去巴结日本人,日军见他如此识相,加上赌场生意的油水很大,就继续让潘三省经营他的赌场。这样,潘三省在明面上,就是一个汉奸。

但潘三省很聪明,他知道,日本早晚会战败,只是战败的具体时间,潘三省不知道。

为了给自己找一条后路,潘三省在当汉奸时,就给军统办了不少事,比如唐生智的弟弟唐生明在打入日伪内部时,潘三省曾帮过他,给唐生明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可以说,若非潘三省,唐生明想打进日伪,也有不小的难度,唐生明对他十分感激。

日本投降后,潘三省认为,他帮过军统,帮过唐生明,按理说应该不会有事,就比较淡定。

谁知戴笠却是让人针对潘三省。

因为戴笠发迹前,曾被潘三省羞辱过,戴笠对此自是怀恨在心,抗战中,潘三省还有利用价值,戴笠就没有杀他,现在日本已经投降,潘三省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戴笠认为,报仇的机会已经到了。

除了报复外,潘三省经营赌场多年,他的家产之多恐怕是一笔天文数字,戴笠对此就比较眼馋,为了报仇,也为了潘三省的家产,戴笠就不顾潘三省曾经帮过他,毅然让手下把潘三省抓起来。

潘三省被捕后,被转押到了南京。

当时,被关在南京的汉奸有很多,收押汉奸的监狱也有好几个,但这些监狱的环境却有好有坏。

因为戴笠对潘三省比较厌恶,就把潘三省关在环境最差的一所监狱,这所监狱收押了两三百人,厕所却只有一个,犯人要上厕所,需要提前两个小时打报告。半夜小解用的夜壶,是第二天早上用来刷牙的水杯,用着味道很重的夜壶兼水杯刷牙,对犯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

潘三省自发迹以来,一直都是养尊处优,何时被这样对待过。被关押期间,潘三省度日如年,甚至想过自杀,但一直下不了决心,还是继续赖活着。

这天,唐生明听说潘三省被抓起来,就去监狱探望他,毕竟唐生明打入汪伪时,潘三省帮过他。

潘三省看到唐生明时,就如同看到了救命稻草,他激动地对唐生明说:“唐先生,麻烦您和戴老板求求情,让他放了我,不然我会死的。”

唐生明为了报恩,就去找了戴笠说了此事。

但戴笠对潘三省尤其厌恶,在没收了潘三省的所有财产后,继续关着他,这让潘三省十分无奈。

1946年3月,戴笠死后,毛人凤接替了他的职务。

毛人凤上任后,虽然没有放了潘三省,却改善了他的监舍条件,使得潘三省被转押到环境相对比较好奇的监狱。后来毛人凤更是下令放了潘三省。

潘三省出狱后,决定去找他的前妻王吉,王吉是上海滩有名的舞女,曾在梅兰芳的节目中当过配角。

在认识王吉时,王吉已是人妻,她的丈夫还是汪伪政要秦通理。但秦通理娶了王吉后并不老实,还在外面沾花惹草,此事被王吉知道后,王吉就气得不行,这才给了潘三省机会。因感情不和,王吉和秦通理离了婚,潘三省看中了她的美貌和气质,就娶了王吉,还带着她出席日伪举办的各种宴会。

不过后来,玩腻了的潘三省,又喜欢上了另一个叫王三毛的舞女,还在外面包养她。

王吉知道后,就提出要与潘三省离婚。

潘三省并未为难王吉,开赌场的他不缺钱,就给了王吉一大笔钱,使得王吉得以衣食无忧,后半辈子吃穿不愁。潘三省原来有钱,但现在,他的家产都被戴笠没收了,毛人凤虽然放了他,却不会把戴笠没收的钱还给他,这就使得潘三省出狱后,日子过得十分窘迫,他这才放下面子,想去找王吉求助。

不过王吉之前拿了潘三省给她的分手费后,就去找了初恋男友,此时的她,已经和潘三省没有任何感情,心思全在初恋男友上。这样,潘三省去找王吉时,就没有任何作用,王吉甚至懒得搭理她。

潘三省见状,也不强求,而是去找了王三毛,毕竟他之前就是因为王三毛才和王吉离婚的。

谁知潘三省经打听,发现他被戴笠下令关押后,王三毛也抛弃了他,还和人私奔了,这时,王三毛不知去了哪里,哪怕找到了王三毛,想来她也和王吉一样,不会搭理潘三省。这让潘三省十分气恼。

后来,潘三省在几个好友的帮助下,去了香港。

因为潘三省原来开过赌场,和杜月笙、黄金荣等人的关系非常不错,当汉奸后,又和许多汪伪政要有往来,他的人生阅历,可以说是相当丰富的。

到了香港以后,潘三省就把他的人生写成文字,因为潘三省的经历比较丰富,讲的故事又很新奇,看他文字的读者有不少,给潘三省的稿费就不低。

靠着不菲的稿费,潘三省在香港过得也还算不错。

0 阅读:1500

猜你喜欢

平南

平南

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