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仲裁中常用的法律|跟着笔记学好涉外法
每个人都有办法
2025-02-19 10:33:24
一、国际商法
国际商法是调整国际商业交往的重要法律规范。其中,《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具有广泛影响力。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当交易双方来自不同缔约国时,CISG为合同的订立、履行及违约救济等方面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比如,若卖方交付的货物与合同约定不符,买方依据CISG可要求损害赔偿、修理或交付替代物等。它有效减少了因各国国内法差异给国际商业带来的不确定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二、国际投资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投资活动日益频繁,国际投资法的作用愈发凸显。双边投资协定(BITs)是国际投资法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些协定明确了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例如,当外国投资者在东道国的投资遭遇征收时,双边投资协定会规定合法征收的条件以及投资者应获得的补偿标准。它既保障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又维护了东道国在其领土范围内合理行使主权的权力,平衡了双方的利益。
三、国际仲裁规则及冲突法
国际仲裁规则,如《国际商会仲裁规则》(ICC Rules),对仲裁程序进行了细致规范。从仲裁协议的效力认定、仲裁庭的组成,到庭审程序、裁决的作出等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
例如,在仲裁庭组成上,规则明确了当事人选定仲裁员的方法以及当事人无法达成一致时的指定程序,确保仲裁程序有序、高效进行。
当国际纠纷涉及多个国家的法律时,冲突法规则用于确定适用于该纠纷的准据法。它帮助仲裁员判断在具体争议问题上应适用哪个国家的法律,如合同的解释、侵权责任的认定等,从而为准确解决纠纷提供依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