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娶了一房姨太太。一天,他正搂着姨太太做着美梦,突然,门口有人大吵大闹,朱鸿钧推开门一看,一个女人拿着绳子,准备在他的门口上吊。这件事之后,朱自清与他彻底闹掰。 1917年的朱家,原本是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 一家之主朱鸿钧身居要职,在外做着徐州榷运局长的肥差,家中上下都跟着沾光。 朱自清的祖母膝下多子,到了晚年,也算是儿孙绕膝,享尽天伦之乐。 然而,朱家逐渐起了变化。随着朱鸿钧官运亨通,他在外头有了二心。 起初是在扬州纳了一房姓潘的姨太太,后又趁着出任徐州局长之际,又在当地娶了一房小妾。朱自清的母亲虽然知晓此事,但碍于封建礼教,也只能忍气吞声。 ?次日,朱家丑闻便见诸报端。上头见朱鸿钧涉此桃色事件,于公于私都觉得有失体统,当即下令撤了他的职。朱鸿钧乍然丢了官,回到家中,便开始借酒消愁。朱家的老太太见儿子如此颓废,气恼之下竟染恙在床,不久便撒手人寰了。 祖母的离世让整个朱家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而这悲痛的源头,在朱自清看来,正是父亲的荒唐行径。朱自清对父亲的不满与日俱增,心中的隔阂也越来越深。 料理完祖母的后事,朱家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没了官职俸禄,家中又人口众多,往日的富足不再,生活变得捉襟见肘。朱鸿钧在经历了丢官、丧母的双重打击后,一蹶不振,整日沉浸在酒中,愈发消沉。 朱自清看着日益衰败的家庭,心中满是无奈与悲愤。他深知自己必须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可对父亲的所作所为,他实在难以释怀。此时的他,正面临着学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也为了能继续深造,朱自清决定外出求学。 在离开家的那天,朱自清与父亲相对无言。朱鸿钧看着儿子收拾行囊,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的行为让儿子失望透顶,可此时的他,不知该如何挽回父子间的关系。朱自清看着父亲憔悴的面容,心中虽有怨恨,但毕竟血浓于水,还是忍不住叮嘱了几句:“父亲,家中之事,还望您振作起来,母亲和弟妹们都还需要您。”说完,便头也不回地踏上了求学之路。 在外求学的日子里,朱自清一边刻苦学习,一边通过写作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他的文字中,既有对家庭变故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在经历了诸多人生起伏后,他的文风愈发成熟,作品也渐渐受到关注。 而在家中的朱鸿钧,在儿子离开后,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心中懊悔不已。为了弥补过错,他努力戒酒,试图重新振作起来,寻找新的生计。他放下曾经的身段,四处托人找工作,虽然过程艰难,但他从未放弃。 时光流转,几年后,朱自清学有所成,在文学领域崭露头角。一次,他因事回到家乡。当他再次踏入家门时,发现家中的气氛已与往日不同。父亲虽然面容依旧沧桑,但眼神中多了几分坚毅。朱鸿钧看到儿子归来,眼中满是欣喜与愧疚。朱自清看着父亲的改变,心中的怨恨也渐渐消散。父子俩在经历了诸多波折后,终于有了和解的契机 。
1917年,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娶了一房姨太太。一天,他正搂着姨太太做着美梦,突然
大气孔雀
2025-02-18 17:14: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