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5月31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中心的般若寺,几个民工正在翻修寺院围墙。
一个叫李和的民工,在寺院后院北墙距离墙根10公分远、离地面50公分深的地下,竟然挖出了一颗无名头颅!
李和赶紧告诉了寺里的僧人,僧人对头颅进行超度后,当天下午就让民工把头颅埋到了长春远郊净月潭公园的山坡上。
当时,来自沈阳军区的军旅作家姜宝才,正在长春与长春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一部反映东北抗联题材的作品。
当他听说般若寺挖出头颅,立刻意识到可能和抗联历史有关,马上赶赴般若寺。
姜宝才在查阅史料时知道,东北抗联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赵尚志的头颅一直没有下落,他怀疑这颗头颅很可能就是赵尚志的!
赵尚志可是让日本关东军闻风丧胆的人物,东北民间流传着“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的说法。
1942年2月17日,赵尚志在佳木斯松花江地区战斗中被敌人设计埋伏,受伤昏迷后被捕牺牲。
他牺牲后,伪满军政部把他的遗体运到长春,因天气转暖遗体解冻腐烂,就把他的头颅锯下,遗体扔到松花江,2月25日头颅被运到长春后就没了消息。
其实,中国共产党人从未放弃寻找赵尚志的头颅。
1945年10月,周保中就向苏军总司令提出寻找赵尚志遗骸;
1946 年 4 月,陈云也交待寻找遗骨。
后来中共地下党发现了杨靖宇、陈翰章的头颅,却没找到赵尚志的。
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吉林两省也一直在找。
直到1987 年,日本女学者山崎枝子采访得知,赵尚志头颅被运到长春后,因没做防腐处理,关东军本想焚烧,好在般若寺主持炎虚僧人出面,才得以掩埋在寺内。
姜宝才对这些事很了解,也一直关注般若寺,听说挖出无名头颅,马上赶来询问。
僧人找来李和,李和讲述了发现经过,说头颅颅骨已经泛黄,姜宝才觉得和东城政雄交待的下落吻合,很可能就是失踪62年的赵尚志头颅!
他迅速告知了抗联老战士李敏等人。
李敏当天赶往长春,和姜宝才等人在净月潭公园找到了头颅掩埋地,小心翼翼挖出用红布包裹的头颅,先由赵尚志亲属保管。
姜宝才向沈阳军区汇报,沈阳军区重视,最终公安部鉴定确认,这就是赵尚志的头颅!
赵尚志192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两次被捕入狱都不屈服,出狱后组织抗日武装。
他带领的队伍不断壮大,给日军沉重打击,冰趟子战斗更是以少胜多,让关东军闻风丧胆。1942年,他被汉奸刘德山出卖牺牲,年仅33岁。
寻找赵尚志头颅意义重大,他代表着中国人民不屈的抗战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