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涛先生曾经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物春秋》节目对台湾的老长官、老同事、老同学们发表了一次情真意切的广播讲话,这篇讲话收录于他的回忆录中。 “尊敬的各位老长官、老同事、老同学们,我是杨伯涛。光阴过得真快啊,我们一别已经38个寒暑了。” “这次新春佳节,特向各位长者、好友恭祝衷心的问候!祝各位新年纳福,健康长寿!” “今得知周至柔老师在高尔夫球场庆祝87岁寿辰,更为兴奋了。周老是我结婚时的主婚人,我的全家都在怀念他。” “伯涛托庇福荫,顽健如昔,1984年和内子罗启芝到昆明春城避暑,便道回芷江故乡,祭扫祖灵,并和亲友团聚。” “看到家乡工农业生产有相应发展,农民家里都用上了电,为帮助桑梓建设,将长沙发还我的房产家款拿出人民币1.1万元献作学校奖学金,家乡全村感到无比的温暖。” “去.岁1985年是抗战胜利40周年,全国人民举行隆重热烈的庆祝集会,抗战将领郑洞国、侯镜如、黄维和伯涛等,被邀请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就坐,参与这次盛会。” “伯涛又受到湖南省领导的邀请,参加芷江受降纪念活动,政协领导热情接待,重谈抗战史实,对保卫芷江的湘西雪峰山战役更是津津乐道。” “伯涛瞻仰了修饰一新的受降纪念坊,坊台上修着蒋中正题的‘震古铄金’四个大字,和两楹题联:‘克敌受降,威加万里;名成揽胜,地重千秋’,还有李宗仁、白崇禧两位先生的题联,和孙科、居正、于右任、王云五四位先生的题字,也清晰醒目。” “我们在这里庆祝胜利的时刻,都强烈地怀念各位长者和好友,在炮火震天、血肉横飞的战场上度过8年漫长的岁月,许多战友在冲锋陷阵中壮烈牺牲了。” “每忆及此,不禁肠断泪涌。现在国家对抗战将士的事迹广为征集,撰诸史册,对牺牲烈士的英灵封为国殇,并没有忘记每一位为捍卫祖国而奋斗的先行者。” “伯涛渴望各位长者和好友当此春光明媚、正是旅游季节,不妨转还故里,一者探亲访友,一者寻幽览胜,有便言传身教、启迪后人,更加激发中华人民的爱国热情。” “各位命驾之日,先请示知,伯涛恭迎左右,提供咨询,翘首蓝天,犹望云霓。” 杨伯涛黄埔七期毕业,在第十八军第十四师四十一旅八十四团担任少尉排长,驻地在湖北孝感。 周至柔那时是第十四师的副师长,有一次到八十四团组织校阅,除进行各种军事演习分别作出评定外,还对全团干部进行口试。 当轮到杨伯涛时,校阅官出了一道战术题,题为“对敌军占领的防御阵地:进行攻击时,攻击重点应如何选定?”杨伯涛在军校学习比较认真,对战术教程章节,重要的地方可以背诵。 杨伯涛按照战术教程的条文对答:对敌军阵地的攻击,应选择其弱点方面,如地形上的弱点;配备上的弱点;我军有利于发展方面等。并且加以发挥应答。 周至柔在一旁听了,频频点头赞赏。当天周至柔回到驻所即下达命令,升杨伯涛为中尉排长,不到一年又升他为上尉连长,使杨伯涛成为同期同学中最早当连长的第一人。 可以说,周至柔是杨伯涛初出茅庐、在十八军遇到的第一个贵人。
1943年,新四军团长汤景延突然叛变,杀害了三名战士,并带领六百人投敌。有人建议
【2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