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初期,高句丽屡次联合百济侵扰唐朝属国新罗,且拒绝唐朝调解。为遏制高句丽扩张、巩固东北边疆,唐太宗李世民遂于645年亲率大军十余万东征。
四月,唐军分水陆两路进发。陆路由李世勣、李道宗统领,自幽州(今北京)东进,连克辽东数城;水路由张亮率舟师渡海,攻占卑沙城(今辽宁大连)。五月,唐太宗亲临辽东前线,指挥攻陷辽东城(今辽阳),歼敌两万。随后,唐军乘胜攻占白岩城,收降守军,士气大振。
七月,唐军主力进抵安市城(今辽宁海城)。高句丽名将杨万春率军民死守,唐军久攻不克。太宗采纳围城打援之策,于城外击溃高延寿、高惠真率领的十五万援军,俘敌三万六千。然安市城防坚固,守军拒不投降。唐军筑土山攻城,反遭守军夺取制高点,攻势受挫。
时值深秋,辽东严寒早至,粮草运输困难,唐军被迫于九月撤兵。此役历时五月,虽攻克十城,斩俘二十万,但未灭高句丽。太宗叹道:“魏徵若在,不使朕有此行。”然此战重创高句丽国力,削弱其军事储备,为高宗时期联合新罗最终灭亡高句丽(668年)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