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梁(907—923年)由朱温篡唐所建,标志着唐朝的终结和五代更迭的开始。朱温原为黄巢起义军将领,降唐后被赐名朱全忠,任宣武节度使,逐步掌控河南、山东等地。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禅让,于开封称帝,国号大梁,史称后梁。
朱温称帝后,面临晋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贞等割据势力的反对,尤以李克用父子为劲敌。912年,朱温欲立养子朱友文为嗣,次子朱友珪发动政变弑父夺位,次年其弟朱友贞又诛杀朱友珪自立,内乱严重消耗了后梁国力。
军事上,后梁与晋国(后唐前身)长期对峙。908年李克用病逝后,其子李存勖承袭晋王,于柏乡之战(910年)大破梁军,扭转战局。923年,李存勖奇袭汴梁,梁末帝朱友贞自尽,后梁灭亡,国祚仅十六年。
后梁虽短暂,但开启了五代政权更迭模式:藩镇武将篡位、兄弟相残、外敌环伺。其定都开封为五代北宋建都奠定基础,但朱温弑君篡位、暴虐失德,被后世视为僭伪政权,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直斥"梁为伪"。后梁的兴衰折射出晚唐藩镇割据的恶果,拉开了五代乱世的序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