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看望孙子也不行?上海,一对老夫妇抚养孙子10年后,孩子被前儿媳接走抚养,爷爷

重瓦下庆 2025-02-18 09:11:57

爷爷看望孙子也不行?上海,一对老夫妇抚养孙子10年后,孩子被前儿媳接走抚养,爷爷因思念孙子想要前去探望,但前儿媳却百般阻拦,无奈之下,爷爷一纸诉状将前儿媳告上了法院,法院认定爷爷不具有探望权,故判其败诉,如何评价此案?

(来源:案件聚焦)

都说隔代亲隔代亲,曾经亲密无间的祖孙俩,如今却因孩子母亲的阻拦而断了联系,爷爷情急之下将前儿媳告上法院,可最终的结果却也不尽人意,明明是亲孙子,为什么见一面会这么难呢? 事情还要从儿子于先生的离婚说起。

于先生和陈女士曾经有过一段婚姻,婚后育有一子小于。

然而,就在小于2岁那年,于先生和陈女士因故离婚。

离婚时,两人达成调解协议,孩子由于先生抚养,抚养费也都是他的。 老于,也就是于先生的父亲,一直非常疼爱自己的孙子。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老于就经常陪伴在他身边,祖孙俩感情十分深厚。

就这样,小于长到了10岁,而就在此时,陈女士突然找到小于,在未告知老于的情况下,竟直接将孩子转学到了自己的住处。

老于非常愤怒,便要求儿子前往陈女士住处要回孩子。

后经于先生和陈女士协商,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陈女士抚养小于。

因这是他们夫妻俩的事,老于也不好再说什么。

但从那以后,陈女士却拒绝老于探望孙子。

一开始,老于只当是陈女士为了孩子着想,便没有过多计较。

可日子一长,老于多次尝试联系陈女士,希望能看望孙子,都遭到了无情的拒绝。 老于心中的思念与日俱增,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和孙子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为何陈女士要如此决绝。 在多次沟通无果后,老于决定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探望孙子的权利。

他认为,自己对孙子的探望,不仅能让自己在晚年获得精神慰藉,对孙子的健康成长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法庭上,老于言辞恳切,他的眼中满是对孙子的思念和担忧。

他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和孙子之间深厚的感情,以及这些年为孙子付出的心血。 而陈女士则同样显得有些激动,她表示自己并非是故意不让老于探望孙子,而是有着自己的苦衷。

原来,离婚后,陈女士发现于先生一家对自己存在诸多不满,言语之间多有指责,这让她心里一直有个疙瘩。

她担心老于的探望会勾起过去不愉快的回忆,也害怕老于会在探望过程中对孩子灌输一些不利于自己抚养孩子的观念。 法院会如何判定呢?

我国《民法典》中,仅明确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对隔代探望权没有直接规定。

也就说,无论孩子是跟父亲一方还是母亲一方生活,另一方都具有探望孩子的权利。

但对于爷爷奶奶去探望孙子孙女的权利,则没有相应的规定。

也就是说,爷爷奶奶没有法定的权利去探望孙子孙女,离婚儿媳也没有配合的义务。

这样一来,老于作为孩子的祖父,不享有探望权利。

据此,法院遂驳回了老于的诉讼请求。

但就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个结果着实有些机械,没有考虑实际情况。

《民法典》第10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1043条规定,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祖孙间的血缘关系和情感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孩子长期与祖父母生活,建立了深厚感情。

父辈之间的矛盾更不能影响到隔代间日常的接触。

而且,《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下列监护职责……(二)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

这也表明,保障孩子与祖父母的正常情感交流,满足其情感需求,对孩子成长是有积极意义的。

同时,老人的情感需要也不能被忽视,应当要予以尊重。

总而言之,无论如何,爷爷见孙子天经地义,还是希望老于他们能有商有量,和气地解决此事。

毕竟,爷爷思念孙子,孙子的成长也离不开爷爷!

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0
重瓦下庆

重瓦下庆

专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