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话养生|雨落春归,这三点做好了能养肝、健脾、升阳气明天就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雨

飞翔说健康 2025-02-17 17:28:42

节气话养生|雨落春归,这三点做好了能养肝、健脾、升阳气

明天就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节气。雨水节气前后,气温回升,冰雪消融,雨声淅沥,降水增多,万物受到节律影响而萌发生长。在春季里的这个时节,有哪些养生要领,中医认为这个时节有三点养生要领要牢记:

“春捂”

雨水时节,阳气萌动但脆弱,故可见乍暖乍寒,天气变化多端,平时生活中大家仍需注意“春捂”,以护固阳气,防病保健,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要尤其注意。

要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发生的概率;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此外,“寒从脚下起”,足部保暖有助于使身体真正暖和起来。

“健运脾土”

雨水时节,早晚气温较低,降水增多,寒湿邪气仍易侵扰人体,故常可见腹泻、腹痛、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腱鞘炎、筋膜炎、春困倦懒等情况,此时防病养生,需注重健运脾土,减少肥甘厚腻饮食,增加食用草茎果蔬之品,更可配合饮用健脾除湿的茶饮。

中医认为,“湿气通于脾”。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最简单的健脾祛湿的办法便是食疗,比如芡实莲子苡仁汤。

“疏养肝木”

气温变暖,万物生发,肝之阴血不足或木气不疏,不仅会使人心情不畅,还可能引发头晕头痛、耳鸣失眠、眼睛干涩等症状。因此,生活中应当注意情志调节,保持良好睡眠习惯,增加肢体舒展活动。

人体应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向“春夏养阳”过渡。可以适量多吃点性味辛温的食物,有助于行气、活血、通阳,如葱、蒜、韭菜等。晚上睡前用热水泡个脚,也有助于温阳助眠。

另外,侯莉莉提醒有孩子的家长们注意,小儿本为纯阳之体,过食肥甘厚腻、穿着过厚、压力过大,易见心脾积热,如春季脾胃不和、肝气当疏不疏,易生疮疡疖肿,或惊悸不安,或生长缓慢,故春季小儿调养,要注意以上情况。

0 阅读:50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