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房玄龄病重,感觉自己要死了,为了试探老婆对自己的忠诚度,就躺在病床上跟老婆卢氏说,“我可能活不了多久了,你改嫁别人吧”。卢氏当时年轻貌美,性情刚烈,为了表示自己对房玄龄的忠诚,转身进屋拿着簪子戳瞎了自己的一只眼睛,房玄龄没多久,病就好了。 在唐朝初期,贞观年间,房玄龄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深厚的忠诚,成为唐太宗李世民最信赖的宰相之一。自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建立带来了国家治理的挑战,而房玄龄凭借其出众的政治洞察力和治理能力,成功辅佐李世民实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房玄龄不仅以其卓越的才干为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在处理政务和朝堂事务中,展现了极高的责任感和远见卓识。 房玄龄出身于山东淄博的一个官宦家庭,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父亲房彦廉虽然地位不高,但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对房玄龄的学业给予了精心指导。 房玄龄自幼便表现出过人的才智,博览群书,思维敏捷,尤其在政务和军事事务方面,具有卓越的预见能力。早在隋朝末期,他便能敏锐地察觉到隋朝的腐败与即将灭亡的命运。在他年轻时,房玄龄就预见到李渊父子将会取代隋朝,成为新的朝代力量。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投身于李渊的阵营,加入了李世民的幕府。 房玄龄的政治生涯可以说是与李世民紧密相连,从一名小小的记室参军到成为唐朝的宰相,房玄龄在李世民的辅佐下,逐步展现出了自己在政务上的才华。两人一见如故,互相支持,合作无间。 李世民甚至称房玄龄为自己的“右臂”,认为他如同汉光武的邓禹,深得其信任与依赖。在李世民的权力争斗中,房玄龄始终是他最坚实的支持者,尤其是在玄武门之变中,房玄龄的谋略和策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房玄龄的为官风格也为后人所称道。他谦逊低调,从不居功自傲。即便在权力顶峰,他也始终保持清正廉洁,不谋取个人私利。房玄龄甚至在身居宰相多年后,仍表现出对权力的淡泊。当李世民一再封赏他,并试图提升他的职务时,房玄龄多次拒绝,表现出他对名利的轻视。他关心的更多是国家的长治久安,而非个人的荣华富贵。 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房玄龄还着力改革官僚体系,尤其是在精简官员和改进律法方面,他表现出卓越的领导力。他推动的《贞观律》成为了后代封建王朝法制的典范,有力地推动了唐初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复兴。房玄龄还大力裁减冗员,优化政府的运作效率,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财政开支,这些举措为唐朝的长期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朝贞观年间,房玄龄担任尚书左仆射,是朝中身居高位的重臣。他的妻子卢氏,不仅容貌姣好,还秉性刚烈,是个烈女。 房玄龄虽位高权重,却时常因公务繁忙而损耗身体。一次,他病重卧床,自感时日无多。他心中苦闷,想到自己若撒手人寰,年轻美貌的卢氏该何去何从?她还这样年轻,自己死后,她会守寡,还是远嫁他乡? 房玄龄思虑再三,终于开口对卢氏说:"我这病怕是难以康复了。你还年轻,日后我若不在了,你也别守着我。该改嫁时就改嫁,别委屈了自己。" 卢氏听罢,俏脸一沉,眉头紧锁。她心中一横,转身回了内室,摸出一支珠花钗,咬牙对准自己的右眼,狠狠地扎了下去!一声痛呼,鲜血直流,卢氏硬是忍住剧痛,拔出钗子,又对准左眼。 房玄龄听到动静,强撑着病体起身,踉跄着奔向内室。推门而入,却见卢氏满脸鲜血,手握珠钗,直指左眼。吓得房玄龄魂飞魄散,哪还顾得上自己的病痛,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夺过珠钗,一把将卢氏搂入怀中,泣不成声。 卢氏任由房玄龄抱着,泪水与血水交织,沾湿了房玄龄的衣襟。半晌,她方才开口道:"妾身既已许君,此生唯君是从。君若离世,妾宁可身残,也不能背弃君恩私嫁他人。今日,妾以身相许,此乃妾心。请君勿再怀疑妾心!" 房玄龄闻言,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卢氏刚烈,却万万没想到,她竟会如此果决。一时间,房玄龄又惊又喜,更添愧疚。他连声道:"是我错怀疑了你,是我不该试探你的心意。从今往后,我再不会怀疑你的忠诚。这条命,我就算拼尽全力,也要为你好好活下去!" 房玄龄说着,抱起卢氏,吩咐下人快快请太医诊治卢氏的伤。卢氏见房玄龄决心要活,心下稍宽,由着下人将自己扶到榻上,久病的房玄龄亲自守在榻前,目不转睛地望着昏睡过去的卢氏,寸步不离。 转眼间,房玄龄的病竟奇迹般地一天天好转,没多久便痊愈了。朝中众人早听闻房府发生的事,纷纷感慨房玄龄夫妻恩爱情深,只是暗地里都在讶异,堂堂宰相,竟会如此惧内,对妻子言听计从,连纳妾也不敢,生怕刺激了卢氏那敢拼命的犟脾气。 房玄龄病愈后,对卢氏更加百依百顺。他不敢再招惹卢氏,生怕刺激她那敢拼命的犟脾气,连纳妾也不敢提。然而,房玄龄毕竟是堂堂宰相,在古代中国,一个男人若不纳妾,是会被人耻笑的。 朝中大臣们早就听闻房府的事,私下议论纷纷。有人惊叹房玄龄夫妻恩爱情深,更多人却在嘲笑房玄龄惧内,居然连妾室也不敢纳。房玄龄自然有所耳闻,面子上挂不住,又不想被人看轻。
当年,房玄龄病重,感觉自己要死了,为了试探老婆对自己的忠诚度,就躺在病床上跟老婆
从南谈历史啊
2025-02-17 13:38:01
0
阅读: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