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发致癌是真的吗?哈佛大学调查11万人长达36年,结论终于出来了 丽丽今年放假早

河西有事 2025-02-17 10:38:24

染发致癌是真的吗?哈佛大学调查11万人长达36年,结论终于出来了 丽丽今年放假早,想着染个新发色迎接新年,却被母亲狠狠骂了一通:“你不知道染发剂会致癌吗?为了漂亮连命都不要了?”丽丽反驳道:“别胡说八道了,我都染了好多次了,也没见有事。”母亲则更加严肃地说:“等到真有事后悔还来得及吗?不许染!”最终,母亲没有同意丽丽染发,把丽丽气得够呛。 染发致癌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是谣言还是事实呢? 一、染发剂与癌症风险:研究结果解读 2020年,《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了一项由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等机构进行的研究。研究人员对美国护士健康研究中的11.7万名女性受试者进行了长达36年的随访。结果显示,使用永久染发剂与大部分癌症的发生之间没有明显关系,但部分癌症的发生风险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有所增加。 具体来看,使用永久染发剂≥200次的受试者相较于没使用过的,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了9%,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增加了28%,卵巢癌风险增加了15%,基底细胞癌风险增加了5%等。科学家分析认为,这可能与染发剂内的多种化学物质相关,如对苯二胺成分。对苯二胺具有着色持久、染色牢固的特点,但国际癌症机构将其职业性接触列为2A类致癌物,即可能会对人类致癌、对动物致癌作用明确的物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项研究只是观察性研究,仅表明了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其中的因果关系并没有明确的证据。换句话说,染发确实有可能会提高某些癌症的风险,但这个风险远没有达到“染发就会致癌”的程度。 二、染发的潜在风险与应对策略 虽然目前的研究并没有直接证明染发剂和癌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染发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过敏、发质损伤和重金属中毒等。 (一)过敏风险 一些体质较为敏感的人,可能会对染发剂内的化学成分过敏。轻则出现头皮红肿、刺痒,重则可能出现皮肤肿胀、起水泡以及化脓感染等。 (二)发质损伤 染发剂内的化学成分会损伤发质,让发丝变得脆弱、黯淡无光、容易分叉。 (三)重金属中毒 染发剂被允许添加部分汞、铅元素,但一些不正规的染发剂可能会有重金属超标的问题,使用后有中毒的风险。 为了降低染发对身体的伤害,建议在染发前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择合格的产品 要选择有“国妆特字”标识的染发剂,正规染发剂内的成分相对会安全一些,过敏的几率也更低。 (二)控制染发频率 建议一年染发的频率控制在2~3次。染发时要尽量避免染过于鲜亮的颜色,这种颜色内的有害物质会更多。 (三)先做试敏实验 在染发前48小时,建议在耳后和手肘内侧涂抹一些染发剂,观察是否有过敏表现。 三、破除关于头发的谣言 (一)头发越长,脑子越笨? 头发是由毛囊、发根、发干三部分组成的。毛囊底部的细胞死亡后会留下角蛋白,角蛋白会形成角质化过程被顶出毛囊,生成发干。发干内没有血管和神经组织,只有死去的细胞和蛋白质的结合物,无论长多长都不需要营养。真正吸收营养的其实是毛囊组织,但它所吸收的营养含量很少。人体的营养供应有分“三六九等”,其中大脑是最优先供应的,毛囊处于最末位。另外,也不用担心头发越多耗费的营养越多这个问题,我们头上毛囊的数量是固定的,不会因为毛发的多少而发生变化。 (二)经常湿着头发睡觉,会让癌症风险飙升? 网上的传言称,《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称马拉色菌喜欢潮湿的环境,而湿头发正是潮湿环境,传着传着就成了湿头发睡觉会致癌的结论。然而,潮湿环境会滋生马拉色菌本身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能促进马拉色菌生长的物质是皮肤上的油脂,不管头发是否潮湿,人脑袋上的马拉色菌数量都可达到数千万。且该研究是在小鼠身上进行的,所得到的结果并不能直接推论至人体,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可信。 适当染发一般不会给健康带来过大的风险,无需过多担心,但日常要注意控制染发的次数,别过多染发。

0 阅读:402
河西有事

河西有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