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河南一个收废品的老头在大街上收废品时,被一个农妇吆喝到家里。在农妇收
陈水伟说
2025-02-15 16:44:51
1995年,河南一个收废品的老头在大街上收废品时,被一个农妇吆喝到家里。在农妇收拾纸盒子的时候,老头却突然看到桌子上的“白菜萝卜”说:这两个东西,给100块钱,你卖不卖?
你说说,1995年的中国农村啊,那经济就像刚学会飞的小鸟,扑棱着翅膀往上窜呢,可地底下那股子老传统,还是跟老树根似的,牢牢扎着。鲁迅先生不是说过嘛:“世事就跟下棋似的,局局都有新花样,可人情呢,就跟那纸一样,一张张翻过去,还是老样子。”这话放在那会儿,可真是一点不假。
那时候啊,虽然时代在变,可老百姓的日子,还是透着那么一股子质朴和纯真。你要是走在村里头,保管能瞅见那些个纯朴的笑脸,听见那些个实实在在的乡音。所以啊,这老大爷被那农妇一招呼,也就乐呵呵地跟着去了,心里头还琢磨着,这回又能收到些啥好东西呢。那一天,在河南某个不起眼的小村落里,故事就这么悄然上演了。一个收破烂的老大爷,被一位忙着归置纸盒子的农家大嫂招呼进了院子。大嫂忙得热火朝天,可老大爷的眼珠子却像被磁石吸住了一般,直勾勾地盯着桌上摆着的俩玩意儿——“白菜萝卜”。他心里头犯起了嘀咕:这俩家伙,看着可不像地里长出来的那么简单,里头说不定藏着啥名堂呢。于是,他试探性地朝大嫂开了口:“这俩宝贝,我给你一百块,咋样,舍不舍得放手?”
大嫂一听这话,眼睛立马亮了起来,跟捡了宝似的,连连点头:“成成成,赶紧拿走,搁这儿还占我地儿呢。”老大爷心里头那个美啊,跟中了彩票似的,三步并作两步,抱起那“白菜萝卜”就往三轮车上搁。可就在这时,一声炸雷似的怒吼打破了宁静。原来是大嫂家的当家的老王回来了,一看自己的心头好就要这么被人端走了,那火气,“噌”一下就上来了,愣是把老大爷给轰了出去,宝贝似的又把那“白菜萝卜”给抱回了屋,对着大嫂就是一顿数落,那架势,跟训孩子似的。老王瞅瞅桌上摆着的“萝卜白菜”,心里头直犯嘀咕,这俩玩意儿瞅着不那么简单,得找个明白人给瞅瞅。说走就走,他小心翼翼地捧着这对“宝贝”,坐上了去县城文物局的班车。一路上,老王跟抱个烫手山芋似的,生怕有个闪失。
到了文物局,老王紧张得手心直冒汗。工作人员一看这架势,连忙把局里最老的专家给请了出来。专家往那一站,一眼就瞅出了这俩东西的门道。左瞧瞧右看看,专家跟老王说:“您这‘萝卜白菜’,可是乾隆爷那时候的象牙雕,三百多年的老物件了,手艺那叫一个绝,估摸着得值个300亿!”还说这物件寓意好,象征着财源滚滚来。
老王一听,心里头那个翻腾啊。琢磨来琢磨去,最后在工作人员的一番劝说下,老王一咬牙一跺脚,决定把这国宝级的玩意儿捐给国家。文物局一看老王这么大方,立马给了他800块钱外加一张大红奖状。老王揣着这荣誉回了村,一下子就成了村里的大英雄,大伙儿都夸他有格局。那个捡破烂的老大爷,虽说没捞到啥便宜,但眼光可真够毒的。你瞧,当初他眼里的那对“不起眼的萝卜白菜”,现如今,成了河南省博物馆里的宝贝疙瘩,天天迎接着八方来客,讲述着岁月的流转和文化的接力。老王的事儿,也像长了翅膀似的,飞遍了周围十里八村,成了大伙儿嘴边的热乎话题,吃完饭一抹嘴,就得聊上两句。
哎,说到这儿,各位看官,别忘了右上角点个“关注”啊!咱们一块儿聊聊,您心里头对这事儿有啥感触?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