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6岁的少年宋双来在一次送鸡毛信的任务后,途中与数十名骑马的日伪军相遇。面对敌人密集的枪火,他毅然决然地与敌展开激烈交锋。即便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成年人,处于这样的境地也难以脱身,更何况宋双来年仅16岁,尚是一个孩子。
宋双来出生于1926年,河北武强。他与父亲相依为命,度过了艰苦的岁月。十岁左右,日军侵华战争爆发,家乡的人民遭受了日军的暴行,深受其害。八路军进入河北武强后,宋双来的父亲立即参军,投身抗日。然而,不幸的是,宋双来父亲在一次战斗中牺牲,这对年幼的他打击巨大,愈加激起了他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为了替父报仇,他屡次请求加入八路军,但因年纪尚小屡遭拒绝。
尽管如此,宋双来始终没有放弃,最终打动了当地八路军的负责人,成为了一名小八路。由于年纪轻,宋双来的任务主要是一些送信和情报传递工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战斗经验。尽管年纪轻,宋双来的枪法已经相当老练,多次受到上级表扬,并因此得到更多重要任务。
1942年,一天,宋双来接到新的任务——与游击队上级联系并获取指示。此时,正值日军在华北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四处都是日伪军的身影,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暴露目标,传递情报的任务危险重重。经过两年的战斗经验,宋双来对当前形势已有清晰了解,他对完成任务充满信心,并向领导保证一定完成。
在前往八路军部队总部的途中,宋双来小心谨慎,任何异常都会引起他的警觉。然而,再小心也未能避开敌人的注意。午后,他在一棵大树下休息时,听到了远处的马蹄声。宋双来立即起身躲藏,以避开可能的危险。原本他以为可以安全避过,但日伪军依旧朝他藏匿的方向靠近,并喊话要求他现身。
宋双来心知,若被发现,他不仅会被捕,还可能泄露任务信息。深知自己肩负着重要使命,他决定奋力脱身。面对敌人的包围,宋双来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机智与勇气,利用周围的环境和自己的经验,设法摆脱了敌人的追击。尽管过程艰险,但凭借坚韧的意志和过人的勇气,宋双来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并且毫发无损地回到了队伍中。
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宋双来非凡的勇气与智慧,也彰显了他坚定的抗日决心。尽管年仅十六岁,宋双来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成为了八路军中一名不可或缺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