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投降吧,您就听我一次!”1948年10月,国民党中将周福成的女儿专门来到了

玲珑说历史 2025-02-11 00:04:49

“爸,投降吧,您就听我一次!”1948年10月,国民党中将周福成的女儿专门来到了沈阳劝父亲投诚,谁知,周福成勃然大怒,甚至还掏出了枪顶住了女儿的脑袋,那最后结果怎样呢?   解放战争后期的时候,一些国民党军官见到大势已去,最终选择了主动起义,配合完成解放,这样一来,不仅获得了优待,还避免了士兵伤亡。   做出这样的选择,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老百姓着想,兵戎相见,伤的最终都是无辜的百姓。   像高树勋、孔从洲、程潜等国军将领,都是在战场上选择了和平起义,放下武器,弃暗投明。   然而也有宁死不降的将领,他们没有看清楚局势,即便是到了最后的阶段,仍旧对蒋介石抱有希望,等待着战局逆转,最后的结果只能令人唏嘘。   其中第八兵团总司令周福成的例子,就让人感慨不已,机会无数次送到了他的眼前,他却没有把握住。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驻守在沈阳的周福成焦头烂额,眼看着解放军就要进城,他却没有一点办法应对,只能寄希望于硬扛下去。   除他之外,所有人都看清楚了苦守就是死路一条。   蒋介石离开沈阳之前,曾命他在此地坚守,为了效忠对方,周福成纵使心中悲切,也还是照做。   当时的情形危急,眼见着解放军队伍的气势如虹,他手下的许多军官其实都有了想要起义的打算,这时候不想退路,就只能等死。   周福成率领的五十三军,前身就是东北军,这些战士们曾经在“西安事变”中献过力,他们对解放军的态度也更加温和,起义不失为一条良策。   眼看着连吃败仗,五十三军的大部分军官都清楚局势无力回天,唯一的愿望就是保住战士们的性命,起码守住这支军队,不能落一个无家可归的下场。   可周福成性情急躁,越是到了最后关头,全军上下都有了打算,只有他一个人似乎是不愿意接受现实,竟然破口大骂,直言谁敢再提就枪毙了谁。   就连他的女儿周长秀大老远带着张作霖夫人的信件前来劝说,也被他大骂一通。   周长秀背着家里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没有大小姐的脾气,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革命当中。   她的身份前去劝说就是当时最好的办法,然而遗憾的是周福成完全听不进去,甚至还掏了枪。   “您要枪毙,就直接枪毙我吧!总比我看着您死在我前头好!”   周长秀的一句哭喊让父亲周福成找回了理智,却不足以改变他的想法,最后他叹了口气,命人将女儿送走,自己则坚守在原地。   看着他顽固不化,师长王理寰等人自然不想坐以待毙,各自寻找出路,暗中联系,最终帮助解放军顺利进了城。   解放之后,王理寰这些对解放有功的将领都有了不错的待遇,而周福成则是成为了俘虏,境遇一时天差地别。   在解放前夕,地下党女儿劝说父亲起义的故事不仅发生在周福成的身上,然而选择不同,结局也完全不同。   北平解放的时候傅作义也是因为女儿傅冬菊劝说,一度考虑究竟是留下来,还是和平解放,在最后的关头,他考虑到了百姓们和手下士兵,这才改变了想法,保住了北平的建筑,获得了百姓们的认可和称赞。   若是有傅作义当时的格局,周福成或许就不会沦落至此,不知道他在功德林中进行改造的时候,有没有后悔自己当时的固执。  

0 阅读:54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