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陈宏被捕,供出了陈毅,敌人设计诱骗陈毅下山。陈毅下山时,因口渴向少妇讨水喝,谁知少妇一句话,竟救了他一命! 那一年的中国,山河破碎,烽火连天。内有日寇入侵,外有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围剿革命力量,中国革命的道路可谓是困难重重,前途未卜。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党在江西、福建交界的赣南地区,还坚持着星星之火般的游击战争。领导这支队伍的,正是久经沙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和项英同志。 他们带领部队,在敌强我弱的恶劣条件下,跟国民党反动派周旋,跟日本侵略者周旋,跟恶劣的自然环境周旋,靠的就是一股革命信念和坚强意志。但形势的确是越来越严峻了,敌人步步紧逼,给革命事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这个时候,一个叫陈宏的地下交通员,却犯下了叛变革命的大错。他本来是负责为陈毅他们传递情报的,但不幸被国民党特务头子龚楚给抓了。 龚楚这家伙,以前也是红军里的一员,但苦于长征失败,就干脆投靠了国民党。他心狠手辣,专门负责捉拿共产党员。陈宏落到他手里,真是凶多吉少。 龚楚先是威逼利诱,要陈宏说出党组织的秘密;见陈宏不从,又是拳打脚踢,非要他就范。陈宏起初还能硬扛,但时间长了,身心俱疲,终究抵挡不住,选择了背叛组织,供出了陈毅等人的下落。 这对革命事业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陈毅虽然早有准备,但毕竟身在敌占区,处境十分危险。陈宏的叛变,等于是给敌人指明了突破口,陈毅面临的斗争将更加残酷。 而陈宏呢,作为一个曾经的革命者,他付出了多少心血,经历了多少风雨,如今却走到了这一步。他不禁悔恨交加,但覆水难收,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龚楚得知陈毅的下落后,便开始精心设计一个阴谋诡计。他伪造了一封来自党中央特派员的信,声称要和陈毅、项英谈一些重大军事部署,让他们一定要到大余县城的一家饭店去赴约。 陈毅收到信后,内心其实是有些疑虑的。他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中央不大可能贸然派人过来。可是,万一是真的呢?他们和党中央失去联系已久,说不定组织上有什么重要指示。 左思右想,陈毅决定还是先去探探虚实。他知道此事凶险,不能贸然行动,更不能连累了项英。于是,他只身一人,微服下山,打算去饭店附近先侦查一番。 山路崎岖,陈毅走了一天,又饿又渴。正在这时,他看到路边有一户农家,就想上前讨口水喝。这一讨水,就让他意外地得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情报。 来开门的是一个中年妇人,陈毅问她要了一碗水,就随口问道:"大嫂,我有个朋友叫陈宏,他最近在忙些什么?怎么也不见人影?" 妇人一听是问陈宏,就头头是道地说:"哦,陈宏啊,他去糖铺里当掌柜了。这一阵子,他就往县城跑,说是糖铺里有大买卖要做。" 陈毅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糖铺?陈宏不是一直在从事地下交通工作吗,什么时候改行做起生意来了?再说,糖铺是革命党开设的秘密交通站,一直都是陈宏负责联络的,怎么会说成是他的买卖? 陈毅越想越觉得蹊跷,决定去县城的糖铺看个究竟。他假装是个生意人,在糖铺附近的茶馆坐下,仔细观察糖铺里的动静。 只见糖铺里人来人往,进出的多是一些衣着光鲜的人,根本不像是普通的消费者。糖铺的掌柜也不是陈宏,而是一个陌生人,而且对顾客爱答不理,一点儿也没有做生意的样子。 陈毅心中了然:敌人一定是发现了这个交通站,把它占领了!那封信肯定是个骗局,是敌人设下的圈套!幸亏自己多了个心眼,只身前来,否则真要中计了。 陈毅意识到危险已经迫在眉睫,不能在县城多做停留了。他连夜赶回山中,把情况跟项英一说,两人当即决定:转移根据地,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陈毅和项英当机立断,开始组织部队转移。他们知道,敌人的魔爪已经伸到了家门口,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可是,部队里还有不少伤员,转移起来十分不便。 陈毅就和项英商量,由他带一支小分队走在前面,先去探探路。如果发现情况不对,还来得及回头提醒大部队。项英则率领大部队在后面紧随,随时准备应对敌人的袭击。 陈毅带着十几个精壮的战士,头一天晚上就出发了。他们都是些山地老林,对这一带的山山水水熟门熟路。即便在漆黑的夜色中,他们也能找到最隐蔽的小道,避开敌人的耳目。 可是,敌人的疯狂程度,还是超出了陈毅的想象。第二天凌晨,天还没亮,小分队就在一个山口遭遇了敌人的伏击。敌人人数众多,气势汹汹,显然是有备而来。 陈毅当机立断,指挥战士们寻找掩体,和敌人展开激战。子弹在山林间呼啸,手榴弹在崖壁上爆炸,战士们奋勇杀敌,誓与阵地共存亡。 激战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双方伤亡都很大。陈毅身边的战士,一个个倒下了。敌人见收拾不了这些共产党,又要赶去堵截后面的大部队,就撤退了。 陈毅悲壮地环顾四周,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他知道,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这次战斗却为大部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936年,陈宏被捕,供出了陈毅,敌人设计诱骗陈毅下山。陈毅下山时,因口渴向少妇
熹然说历史
2025-02-10 23:09:1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