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娘,你的照片被印在了人民币上,全国人民都知道你了……” 1977年,贵州黔东南的一个侗族山寨。在当地的集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各色小商小贩吆喝着,兜售自己的商品,人们穿梭其中,讨价还价,好不热闹。 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年轻的侗族姑娘格外引人注目。她身着民族服饰,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炯炯有神,皮肤吹弹可破,红润的脸颊上镶嵌着一对可爱的酒窝。乌黑亮丽的长发披散在肩头,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 这位姑娘正是石娘。虽然只有16岁,但她已经是当地有名的"一枝花"了。在这个群山环抱、与世隔绝的小山村,石娘的美丽与众不同,她善良纯朴,心地善良,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寨子里的人们也对这个美丽的姑娘赞不绝口。 就在石娘和小伙伴们在集市上闲逛时,一位外地来的汉族男子突然出现在她面前。男子自我介绍叫侯一民,是一名画家。他此行是为了寻找灵感,创作新版人民币的图案。 原来,作为第四套人民币的总设计师,侯一民受命为新版纸币设计图案。为了体现我国的多民族大家庭,他决定纸币上要有少数民族的元素。于是,他走遍大江南北,寻找合适的人选。 当侯一民看到石娘的那一刻,他知道自己找到了。少女脸上洋溢的纯真笑容,置身集市却又超然物外的气质,让侯一民心中一动。他当即决定,要为新版人民币找到最美的侗家女孩。 侯一民鼓起勇气走上前去,礼貌地询问石娘是否愿意让他为她画像。善良单纯的石娘欣然答应了,她从未想过自己竟然能成为一位画家的模特。侯一民兴奋不已,当即展开画板,铺开宣纸,摆好颜料,开始为石娘画起了速写。 在侯一民的笔下,石娘的侧颜被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她专注的眼神和天真烂漫的笑容跃然纸上,画家的内心无比欣喜,他似乎找到了心中最完美的形象。终于,一幅生动而传神的素描肖像呈现在世人面前。 交谈之中,画家得知眼前的姑娘叫石娘,今年16岁。她是家里的长女,有几个弟弟妹妹。全家人都以种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即便如此,石娘依然保持着单纯快乐的天性,她的笑容如同山间的百合花,绽放在天地间,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画像完成后,侯一民满意地收起画板,向石娘道谢,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他承诺,如果画作被选中,一定会告知石娘。随后,他带着这幅珍贵的素描踏上了归程。石娘则重新投入到勤劳朴实的生活中,很快便把这件事淡忘了。 十年光阴悄然流逝。转眼间,1987年4月,第四套人民币正式发行。一张崭新的1元纸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当人们定睛一看,都惊呆了,纸币上那个侗族女孩,不就是咱们贵州的石娘吗?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贵州的大江南北。 人们奔走相告,议论纷纷。大家伙儿都说,石娘这下可出名了,还被印到钱币上,这可是天大的荣誉啊。要知道,能被选上印在钱币上的人,那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不是科学家,就是革命家,哪有咱们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啊。 然而,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当事人石娘对此却一无所知。这十年间,石娘按照当地的习俗,在23岁那年嫁作人妻,夫家比娘家还要贫寒。丈夫石学文勤恳老实,夫妻二人相敬如宾,日子虽然清贫,却也和和美美。 婚后,石娘先后生下一儿一女。为了贴补家用,石娘除了侍弄庄稼,还要下地干农活,回家织布绣花,日夜操劳,没有丝毫喘息的时间。虽然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皱纹,但她依旧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用歌声和笑声感染着身边的人。 石娘被印上人民币的事,她竟然毫不知情。知道的人还以为她在谦虚,不知道的人更是无从得知。直到2010年,已经49岁的石娘才从一位老乡口中得知了这个消息。当她拿起一张崭新的1元钞票仔细端详时,才恍然大悟。 这分明就是年轻时的自己啊!虽然岁月给自己的容颜刻上了印记,但那双明亮的眼睛,那甜美的酒窝,分明就是30多年前的自己。石娘瞬间明白了,这一切都是眼前这个叫侯一民的画家造成的。 石娘的故事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人们纷纷前来拜访这位"不倒翁",想一睹她的芳容。然而令人唏嘘的是,此时的石娘依然生活在贫困之中。人民币上有她的头像,但她的家中却没有多少人民币。多年的贫困生活,已经让她习惯了清贫和劳作。 然而,让人欣慰的是,石娘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石娘的生活终于有了起色。虽然她依然住在山间的小木屋里,但屋子里添置了一些家具和电器,日子总算是好过了一些。 石娘的故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间,许多媒体争相报道这位"人民币女孩"的传奇经历。石娘朴实无华的形象,勤劳善良的品格,让无数人为之动容。大家都在感叹,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竟然也能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随着石娘的名气越来越大,她的家乡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想要一睹"人民币女孩"的风采。石娘所在的村子,一夜之间成了热门的旅游景点。村民们也纷纷开起了农家乐,卖起了土特产,日子越过越红火。
“石娘,你的照片被印在了人民币上,全国人民都知道你了……” 1977年,贵州黔
熹然说历史
2025-02-10 23:09:14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