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看哭国人的遗照。相片中的人叫杨闇公,29岁。拍照时,他已经被割掉了舌头,

熹然说历史 2025-02-09 23:09:05

这是一张看哭国人的遗照。相片中的人叫杨闇公,29岁。拍照时,他已经被割掉了舌头,断了手,眼睛也被挖掉了。家人看到他的遗体时,崩溃不已,最后给他整理了一下,才有了这张看上去还算体面的遗照。 杨闇公是一位了不起的革命者,他是中国共产党在四川最早的组织者之一。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杨闇公毅然选择了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革命道路。他担任了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的第一任书记,带领党组织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开展革命活动,点燃了四川人民心中的革命火种。 然而,这位年仅29岁的青年才俊,却遭遇了惨无人道的迫害。1927年,四川的反动军阀勾结蒋介石,疯狂地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杨闇公不幸被捕,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杨闇公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他义正辞严地斥责敌人的滔天罪行,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革命口号。敌人怎么折磨他,他就是不肯说出一个字来出卖革命、出卖同志。 敌人被杨闇公的顽强意志所激怒,竟然施以最残忍的酷刑。他们割掉了杨闇公的舌头,砍断了他的双手,甚至把他的眼睛都挖掉了。饱经摧残的杨闇公,在极度的痛苦中壮烈牺牲。年仅29岁的他,就这样把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 当杨闇公的家人终于找到他的遗体时,眼前的情景让他们肝肠寸断。他们抱着杨闇公残缺不全的身躯,泣不成声。他们含泪为杨闇公整理了遗容,这才有了照片中杨闇公相对完整、庄严肃穆的模样。 这张遗照见证了一位年轻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一生。短暂的29年人生,杨闇公把一切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他用自己的热血,书写了"革命烈士"四个大字。 杨闇公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始终闪耀着为革命、为理想而奋斗的夺目光芒。追溯他的成长历程,我们更能深刻理解这位青年革命家的崇高品格和不朽功勋。 杨闇公生于1898年的四川潼南县,从小就在家人的影响下,树立起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救国理想。19岁那年,他远赴日本留学,在异国他乡开启求学之路。正是在那里,杨闇公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著作,从此他的人生轨迹被彻底改变。 1920年,学成归国的杨闇公回到家乡,立即投身于革命活动之中。他积极宣传革命思想,联络进步青年,把马克思主义的火种播撒在川东大地。杨闇公还耐心地启发、教育自己的弟弟杨尚昆,引导他走上革命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了又一份力量。 1923年,杨闇公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在成都相识,由此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他们志同道合,携手在成都秘密筹建中国青年共产党,吸引了一大批进步青年加入革命队伍。 作为中国青年共产党的领导人之一,杨闇公和战友们昼夜不停地工作,在工人、农民和学生中开展各种活动,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他们冒着随时被捕的危险,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终于在漆黑的夜空中划破了一道耀眼的曙光。 1926年,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杨闇公,参与创建了中共重庆地方组织,担任了第一任书记。在他的领导下,重庆地区的党组织得到迅速发展,为随后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就在党的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大革命失败了。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同共产党进行了残酷的生死搏斗。在重庆,军阀刘湘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三一惨案",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疯狂屠杀。面对白色恐怖,杨闇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坚持斗争。 就是在这样惊心动魄的斗争中,杨闇公壮烈牺牲。年仅29岁的他,把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虽然他的生命之火熄灭了,但他点燃的革命火炬,将永远在后人心中燃烧。

0 阅读: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