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贵州省主席王家烈到机场送张学良。因没坐过飞机,他接受了张学良的邀请,

奇谈社会 2025-02-09 19:15:25

1935年,贵州省主席王家烈到机场送张学良。因没坐过飞机,他接受了张学良的邀请,上飞机飞一圈。可登机后,张学良的一番话,让他直呼后悔,并说:“汉卿,你这样做不厚道啊!” 信息来源:《中国近代史》 - 详细记载了1930年代中国的政治局势及各省军阀的动态。 说起这个王家烈,一开始也是个精明人。红军进贵州,蒋介石让他堵路,他明面上应付,暗地里可没真出力,这叫什么?这叫“明哲保身”。 其实老蒋也明白,王家烈在使诡计,但一下子也奈何不了他,毕竟那时他可是贵州的一位军阀大佬。 不过,老蒋也不是吃素的,他为了统一,可没少使手段,表面上追着红军打,暗地里却收拾地方军阀。王家烈就是其中的牺牲品,老蒋先来个甜蜜陷阱,又是请他去南京,又是让宋美龄陪着他的夫人好好玩,哄得他晕头转向。 王家烈也看出老蒋的用意,于是请来的薛岳中央军帮他把守城池,不料这个薛岳成了他日后最大的麻烦。薛岳这哥们,进贵阳后,竟然不走了, 不但如此,人家还把王家烈守城的将士都换成自己人,这就不是把守城池了,完全就是占领城池,后来还抢了贵州的盐税,这可是王家烈的命根子,他的收入都来自于盐税,没有了税收,他就没钱发军饷,连兵都养不起了,这后面还怎么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但是王家烈还是把守着贵阳出走,蒋介石这会也坐不住了,直接给王家烈下最后通牒:要么当25军军长,要么当省政府主席,二选一,这摆明了是逼他下台。 王家烈心里明白没了军队,他在贵州还有什么话语权?王家烈后来选了军长,想着手里有枪杆子才硬气,哪知道,这正中老蒋下怀。 老蒋立刻停了他的军饷,只给点可怜巴巴的伙食费,还故意放风,说只要王家烈把军队编入序列,就能拿到巨款。 这分明就是逼着他主动放弃权力。 同时,还偷偷给王家烈的部下塞钱,让他们离心离德。可怜的王家烈,被弄得焦头烂额,手下怨声载道,军队都快散了。 王家烈可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蒋介石的小伎俩。表面上应付着,暗地里却在想办法自救。可蒋介石哪有那么好糊弄?他亲自飞到贵阳,又是吃饭又是谈话,威逼利诱,想把他赶出贵州。 但王家烈还是顶着压力,想办法留在贵州,毕竟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眨眼间就没了。他哪里舍得,而蒋介石也没停止行动,还假惺惺地让他出国考察,这分明是把他往外推。 最后,老蒋忍不住了,就找了张学良密谈,而张学良领回了上级用意后,他立马乘飞机到贵阳找王家烈,而此时的王家烈还不知道这位兄弟找他何事,还以为是叙旧,兴高采烈的接待了他。 张学良临走之时问王家烈有没乘坐过飞机,王家烈回答:“没有!”这正是张学良想要的答案,他立马接着说道:“走,兄弟,我带你去兜风。”王家烈想都没想高兴的乘上飞机。 结果,飞机飞着飞着,就飞出了贵州,然后,张学良给了他一张免职令:“这是蒋委员签的,贵州你是回不去了,兄弟,你还是签了吧。” 此时的王家烈才明白,他上了贼船,但是木已成舟,已经没办法了。他只能拍大腿说道:“唉,我就不应该上你的飞机。”后来他只能乖乖的签了罢免书。 这场景,是不是和后来张学良被老蒋请到南京如出一辙? 王家烈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从军阀大佬变成了个闲人。 王家烈从贵州一把手到被免职,这其中权力斗争的残酷可见一斑。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充满了尔虞我诈和无奈。他最终的失败,也并非全是个人能力问题,更重要的是时代大势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 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在权力面前,人往往显得渺小,而明哲保身,也并非长久之计。有时候,看似稳妥的选择,反而可能会让你陷入更深的困境。 王家烈的落幕,也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警示:在权力面前,要谨慎,要看清形势,更要看清人心。

0 阅读:410
奇谈社会

奇谈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