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李玉琴来到抚顺战犯管理所探望溥仪,虽然说这是她与溥仪在婚后,首次过上

奇谈社会 2025-02-06 13:14:44

1957年,李玉琴来到抚顺战犯管理所探望溥仪,虽然说这是她与溥仪在婚后,首次过上夫妻生活,殊不知,正是这次探望,让她坚定了自己要与溥仪离婚的决心。 (信息来源:半岛新闻 2015年4月28日——中国最后一个皇妃的爱情 溥仪入狱她苦等十年) 其实这不是李玉琴第一次去探望溥仪了,准确来说是第三次去战犯管理所探望他,第一次是1955年,第二次是1956年,也就是说几乎每年她都去探望他一次,从这里看出她还是很尽妻子责任,但前两次都没有留宿,而1957年是唯一一次留宿陪同溥仪的夜晚。 没想到这次留宿没有让夫妻感情更加美好,反而让李玉琴更坚决离开溥仪,她最后也说出了理由。 其实李玉琴对溥仪并没有什么感情,早年在1943年时,那时15岁的李玉琴正在伪新京南岭女子优级学校读书。 有一天,日本校长突然来到班级,开始物色班里的女孩子,然后挑选了几个长相出众的女孩拍照,李玉琴长相出众自然也在其中。 没想到几周后,日本人以“进宫念书”的名义将她带走,她就这样懵懵懂懂的来到皇宫。刚开始溥仪时,李玉琴还不知怎么回事以为只是来读书的,后来才得知自己被册封为“福贵人”,就这样成为了溥仪的第四任妻子。 入宫后更加可悲,李玉琴不单没感受到夫妻的生活,反而她的生活被严格限制起来。溥仪嘛,毕竟皇帝出身,自然喜欢皇宫里那一套,于是给她制定了21条守则,要求她绝对服从,其中一条就包括她不准回家。包括每天的跪拜也是少不了的,李玉琴的膝盖常年都是淤青。 皇妃这名号听着闪亮,可她跟溥仪,压根就没啥夫妻生活可言。伪满洲国的“皇宫”,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监牢。 溥仪名义上是皇帝,实际上是个傀儡,被日本人盯着,选妃这事背后有多少弯弯绕绕,大家琢磨琢磨就明白了。这哪里是选老婆,分明是选个眼线! 溥仪自己也清楚,所以才想方设法,从民间找了个看起来“比较安全”的姑娘——李玉琴。 结婚好几年,两人感情淡薄得如同隔着一层冰,溥仪忙着应付日本人,李玉琴,一个青春年华的姑娘,却只能在宫里空守着这虚无缥缈的“皇妃”身份。 尽管溥仪对她还算不错,但李玉琴始终感到压抑。她曾回忆说,溥仪常把她当作附属品,认为她的一切都应为他而存在。 1945年日本投降了,伪满洲国垮了,溥仪逃跑了,李玉琴也被抓了。 溥仪逃跑的时候还还信誓旦旦地说会回来。可等来的,却是漫长的等待和绝望。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个被抛弃的姑娘,要彻底完了? 出乎意料的是,她被八路军俘虏后,不仅没受到虐待,反而受到了很好的对待,还融入到了新社会。 可是,即便如此,李玉琴心里,还是一直记挂着溥仪。十年啊,她等了十年!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她等来的不是丈夫,而是新中国成立的消息。 新社会给了她新的生活。她工作,她学习,她重新开始。1956年李玉琴听说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她毫不犹豫地去探望。 可让她失望的是,她眼中那个温柔的丈夫,似乎对她的一切都不闻不问。这让她彻底看清了这段婚姻的虚妄,也坚定了她离婚的决心。 1957年,她在抚顺看守所和溥仪短暂相处后,更是坚定了这个想法。 这其中又有多少故事,我们不得而知。 有人说溥仪早年和宫女们发生了太多成人生活,导致功能不行,所以李玉琴才选择离开他,具体的原因或许只有李玉琴才清楚了。 不过李玉琴也曾表示过,两人没有夫妻感情和多年没有子嗣是离开的原因。 大家说这离开,算不算一种解脱?她不再是被困在金丝笼里的金丝雀,她有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 1957年,她成功地与溥仪离婚。离婚后,她没有沉沦,而是积极地投入到新生活之中。她成了“五七战士”,参与农村建设。 她加入民革,用笔记录历史,她成为教授,开启传道授业。她的人生,像一棵小树苗,经历风雨洗礼后,更加茁壮地成长。 2001年,李玉琴离开了人世,但她传奇的一生,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她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她个人的,更是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缩影。她的一生,是勇敢、坚强、积极的代名词,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一种激励。近代史的遗憾

0 阅读:1
奇谈社会

奇谈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