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毛主席视察武汉,在得知王盛荣只是建筑局里的一个副处长时勃然大怒,伟人当即下令:“提拔他为厅长,享受副省级待遇。”那么这王盛荣是什么人,和毛主席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一位革命老战士,他的一生经历跌宕起伏,从一个贫苦的渔家子弟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这个人就是1906年出生在江西一个贫苦渔民家庭的王盛荣。 王盛荣从小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帮补家用,年仅十二岁的他就进入了当地的一家纺织厂做童工。 在纺织厂里,王盛荣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工资却只有几个铜板。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和残酷的剥削,他逐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苦难。 1926年,二十岁的王盛荣在项英的介绍下加入了纺织工会,这成为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工会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进步思想,开始了解革命道理。 随着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王盛荣积极参与了当时的各项爱国救亡运动。他组织工人罢工,抗议工厂主的压迫,为工人争取合法权益。 1927年,表现突出的王盛荣加入了中国共青团,很快就成为了当地团支部的负责人。作为团长的他带领着一群年轻人,为村子里的革命活动站岗放哨,打探情报。 在这段时期,王盛荣表现出了过人的组织能力和坚定的革命意志。他不仅带领团员们开展革命活动,还积极发展新团员,扩大革命力量。 由于工作表现优秀,王盛荣很快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这让他更加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决心。 在党组织的培养下,王盛荣的政治觉悟不断提高,革命意志更加坚定。他深入工人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斗争。 1932年的一天,在赣南地区发生了一件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事件。当时毛主席正在此地开展工作,却遭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突然袭击。 面对敌人的突袭,毛主席身边只有几名警卫员,形势十分危急。在与敌人的周旋中,毛主席与警卫员们不幸走散。 正当毛主席被敌人围困,处于危险境地时,王盛荣带领战士及时赶到。他们果断出手,消灭了围攻的敌人,成功解救了毛主席。 在撤退的过程中,毛主席由于身体原因行动不便。王盛荣发现毛主席患有痔疮,和战友们用木板将毛主席抬着前进,最终成功摆脱了敌人的追击。 这次解救毛主席的经历,让王盛荣在革命队伍中崭露头角。但他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而是继续默默地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1933年,一个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落在了王盛荣肩上。当时中共中央从上海迁至中央苏区后,上海的革命活动经费十分紧张。 中央决定向上海方面运送3.5万美金的活动经费。这笔款项来自红军缴获的战利品,数额巨大,任务关键。 之前已经有两名干部在运送经费的途中叛变,携款潜逃至香港。这让中央领导十分警惕,经过慎重考虑,最终选择了曾经救过毛主席的王盛荣担此重任。 王盛荣带领13人的小分队,开始了这次秘密运送任务。为了避开敌人的耳目,他们只在夜间行动,并且精心伪装身份。 在经过梅县关卡时,小分队遭遇了敌军的严密搜查。王盛荣机智地以遇到强盗、与少爷失散为由,解释箱子无法打开的原因。 通过巧妙周旋和一些策略运用,王盛荣带领小分队顺利通过了梅县关卡。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放慢了行进速度,更加谨慎地规避风险。 虽然没有在预定时间到达,但王盛荣最终将全部款项安全送到了上海,交到了杨尚昆手中。这笔经费的及时送达,解决了上海地区革命活动的燃眉之急。 解放战争时期,王盛荣被组织派往东北,担任齐齐哈尔市委书记兼警备区政委。在这个重要岗位上,他积极推进城市建设,维护社会治安,为当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他的带领下,当地公安部门成功剿灭了大批土匪和国民党残余势力。这些工作的完成,为东北地区的社会稳定奠定了重要基础。 1946年,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王盛荣的人生轨迹。在一次群众动员大会上,一名新入职的警卫员在检查枪支时不慎走火,子弹击中了王盛荣的左腿。 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王盛荣的左腿不得不被截肢。面对这场意外,他不但没有追究那名警卫员的责任,反而主动请求组织不要处罚对方。 失去一条腿后,王盛荣无法再继续担任需要经常奔波的工作。组织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和过往贡献,任命他为国家重工业部副部长和中南工业部副部长。 然而,这位老革命战士却主动提出辞去高位。他回到基层,在中南建筑工程局谋得一份普通工作,后来凭借自己的能力升任副处长。 1957年,毛主席到武汉视察工作时,第一时间询问起王盛荣的近况。当得知这位曾经救过自己的革命功臣只是一个普通副处长时,立即下令提拔他为冶金厅厅长,享受副省级待遇。 重获重用后的王盛荣并没有因为职位的提升而改变工作作风。他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直到90岁高龄,王盛荣才因为身体原因停止工作。在2006年9月1日,这位见证了中国革命历程的老战士离开了人世,享年100岁。
刘伯承:是光杆司令;-贺龙:是原始股东;-朱德:带500警察;-贺龙和朱德,谁是
【7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