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骑手送平板到门店,只因运输过程中塑料包装膜破个口子,被索赔1.5万。可这一单才挣20多,骑手大呼赔不起!门店平台投诉,平台不由分说扣除骑手2400多押金,并限制骑手接单,除非补上剩余的1.3万多。骑手跟门店好说歹说,终于求得门店让步,可平台还是让骑手赔偿了3000元。 李师傅是闪送上的骑手,就为了能多挣点钱养家糊口,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不曾停歇。 作为骑手,最希望接到的订单就是事儿少距离又近的订单,就像是同店铺之间的这种订单。 在2025年1月16日,李师傅就接到了华为体验店的一个订单,要把一个平板电脑送到另一个门店,这单佣金是23.98元。 李师傅接到货品的时候,平板电脑是用红色袋子装着,但并不是全包装。把袋子装进箱子里,李师傅紧赶慢赶就往目的地万象城赶去。 30分钟后,李师傅到达万象城。按照流程,对方提供验证密码,门店接收到物品检查后,订单完成,李师傅就走了。 过了有一会,李师傅接到商家电话,说外包装有破损。当时在外卖箱子里并不是只有平板电脑,还有饮料,可能是饮料袋子上的钩子刮到了平板电脑的外包装。 门店把破损的照片发给李师傅,是包裹着平板电脑的塑料膜坏了个小洞,门店要求李师傅赔偿,说是影响二次销售了。 李师傅问赔多少,门店让赔15000元。李师傅惊呼,一定订单才挣不到30块钱,就破一个小口就全款赔偿,大呼赔不起。 门店跟平台沟通,让赔偿2000元就行,平台让李师傅继续跑单就行了。 时间过去8天后,李师傅正在跑单的时候,发现突然被限制接单了。打开软件查看,因保证金不足,所以被限制了接单。 这时候李师傅才发现,平台给扣了3000元,说是赔偿给门店的赔偿费用。不仅如此,系统里还显示李师傅需要缴纳1.3万多元才能继续接单。 李师傅太气愤,就把这件事发布到了网上,引起网友们的质疑。 破损的是塑料薄膜,而且就那么一点,就要求赔偿3000元,未免太多了。 平台和门店看到网上的热议后,又对李师傅这起赔偿重新进行了协商,由平台和门店各承担1000元,商品折损了1000元已经卖出。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该如何看待破损包装赔偿3000元这件事呢? 根据《民法典》第832条的规定: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损毁、灭失承担赔偿责任。 李师傅作为商品的运输者,在运输过程中未能保证商品的完整性,导致商品的损坏,理应做出赔偿,这点无可厚非。 既然商品损坏就应该赔偿,但是门店给出的赔偿方案却未免太过于苛刻。 根据《民法典》第1184条的规定:当他人财产受到侵害时,财产损失应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门店让李师傅赔偿的金额,是按照平板电脑的销售价格。但是平板电脑并未显示有很严重的损坏,损坏的只不过是外包装而已。 门店应该按照更为合理的价格让李师傅做出赔偿,而不是漫天要价。虽然后来双方达成一致,赔偿2000元就好,但为什么平台还是扣除了李师傅3000元的赔偿金呢? 平台接收到的信息,肯定是按照门店的要求。若不是门店提出3000元的赔偿要求,但平台却扣除了李师傅3000元,那么就是平台的加价行为了。 平台作为李师傅赖以生存的主体,只能把情况往上反映,但最终的解释和解答权,还是在平台自身上。 若不是李师傅将整个事件发布到网上,引发网友们的热议,是不是就得认了赔偿3000元的结果呢?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人物均为化名)
杭州,骑手送平板到门店,只因运输过程中塑料包装膜破个口子,被索赔1.5万。可这一
午夜游民
2025-02-09 13:23:0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