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秋,77岁的蒋经国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嘴里不停地呢喃着:“亚若,亚若”,气得儿子蒋孝勇不顾众人劝阻,径直走出病房。 1987年秋天,蒋经国的病情日益严重。那时,他已经77岁,身体极度虚弱,几乎无法自理。躺在病床上的他时常口中呢喃着“亚若,亚若”,似乎在呼唤某人。蒋孝勇听见父亲不断重复这个名字,无视身旁人的劝阻,匆匆离开了病房。 章亚若,这位蒋经国的情人,生于江西。她的成长历程并不像一些名门望族的女子那样显赫。章亚若早年在南昌女中接受教育,1926年与唐英刚结婚,并育有两子。 然而,她的婚姻并未能持续太久,唐英刚不幸去世,使得她不得不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之后,她来到赣州,进入了“三青团干训班”学习。在那里,她与蒋经国的相遇注定改变了她的一生。 蒋经国的早年经历复杂且充满波折。作为蒋介石的儿子,他曾在苏联留学,并接受了特定的政治培养。回国后,蒋介石让他先在家庭中沉浸古籍,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础,并且给他安排了多个职务。 1938年,蒋介石派蒋经国赴江西担任赣县县长,随后又担任赣南行政专员。这时,蒋经国的命运与章亚若的交集,悄然拉开了序幕。 蒋经国来到赣州后,不仅要处理当地的行政事务,还时常亲自视察地方的政治和社会情况。在一次前往“三青团干训班”视察时,他遇见了年仅25岁的章亚若。她那白皙的皮肤和娇美的容颜引起了蒋经国的极大关注。 蒋经国对她一见钟情,随即安排章亚若成为自己的专职秘书。虽然表面上她是秘书,但实质上,她在蒋经国的生活中扮演了情人的角色。 章亚若在蒋经国身边的岁月里,曾在桂林为他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大毛和二毛。这时,蒋经国已经娶了法伊娜(蒋方良)为妻,并带她从苏联回国。章亚若对于这种长期处于暗地里的角色感到不满,她渴望获得一个名分,而不仅仅是蒋经国的情妇。 面对蒋经国的犹豫,章亚若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希望蒋家能够为她提供一个正式的名分,甚至接受做“小妻子”也好。 她对蒋经国坦言,自己不能永远忍受这种身份的卑微,而蒋经国的心情复杂,虽然深爱着章亚若,却无法轻易满足她的愿望。毕竟,蒋家对家庭成员的婚姻安排有着严格的控制,尤其是蒋介石的态度是决定一切的关键。 蒋经国决定向父亲蒋介石求情,他希望借助宋美龄的影响力来改变蒋介石的看法。为了能够顺利表达自己的请求,蒋经国在向宋美龄求助时,破天荒地称她为“母亲”。 蒋经国希望宋美龄能够为自己说情,劝蒋介石认可与章亚若的关系,甚至公开承认这段事实婚姻。虽然宋美龄也认为这件事情极为复杂且棘手,但她出于对蒋经国的关系,也答应了帮助他。 然而,蒋介石在得知蒋经国的请求后,愤怒不已。他认为蒋经国正在走上不归路,不仅破坏了自己的前途,还损害了蒋家的名誉。 蒋介石对长子蒋经国的期望很高,尤其是在蒋经国开始从政的关键时期,他认为蒋经国应该专注于政务,而非卷入感情的纷争。蒋介石对蒋经国的行为感到失望,并对章亚若的存在产生了强烈反感。 为了维护家族的声誉,蒋介石决定采取行动。他召见了陈立夫,并命令他处理掉章亚若,同时将蒋经国调离江西。 这一命令令陈立夫十分为难,但他依旧无可奈何地执行了蒋介石的指令。于是,蒋介石指派中统的特务头子谷正文,安排了两名精干特务,秘密前往桂林,实施了毒死章亚若的计划。 章亚若的死讯传到蒋经国耳中时,他感到极度痛苦。虽然心情沉重,他并未立即前往桂林,而是在身边亲信的劝说下放弃了亲自奔丧的打算。 蒋经国派遣了好友王制刚前往桂林,负责处理章亚若的丧葬事宜。王制刚按照当地的风俗,将章亚若安葬在了桂林凤凰岭下的一块风水宝地,称之为“百鸟朝凤”之地,希望她的灵魂能得到安息。 在章亚若去世后,她的遗物被送到蒋经国手中。这些物品让蒋经国感到无比痛楚,尤其是在他细细回想与章亚若曾经度过的日子时,眼泪不禁涌出。他双手颤抖,无法言语,只有眼泪悄然滑落。 参考资料:赵宏,洪泽编著. 《蒋介石家族的女人们》 1993
1987年秋,77岁的蒋经国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嘴里不停地呢喃着:“亚若,亚若
文山聊武器
2025-02-07 19:51:14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