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胡风在准备去医院时突然感到不适,未等下床便说出“不好了”,随即出现了恶臭。妻子梅志立刻察觉,迅速为他清理、更换衣物和床单,并将脏物清洗干净。梅志的细心与坚韧无疑是丈夫胡风的精神支柱。 梅志,原名屠玘华,1914年出生于江西南昌,成长于江苏武进。因家境贫寒,梅志自幼展现出独立与坚强的性格。1932年,她移居上海,入读培明女中,通过半工半读维持生计的同时,积极参与文学与社会活动。梅志逐渐融入上海的左翼文艺圈,1933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与胡风相识。 胡风,湖北蕲春人,自少年时期便受到鲁迅的影响。1925年,他放弃清华大学学籍,转学北京大学。作为左联重要成员,胡风在文学创作与政治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与梅志结识后,胡风不久便向她求婚,两人的婚姻成为了共同抗争与生活的坚实后盾。 胡风的生涯坎坷,抗日战争时期,他与梅志辗转于武汉、香港、桂林等地,积极参与抗日文艺工作。1949年建国后,胡风创作的《时间开始了》引起广泛关注,但1955年却因政治原因被捕。梅志深知即将面临的困境,誓言与丈夫共同承受。胡风在狱中坚持,但直到收到家人寄来的衣物,他才得知梅志也被捕。家中仅剩八旬母亲照顾三个孩子,而胡风只能穿着梅志织的毛衣以此自我安慰。 1961年,梅志因母亲去世被暂时释放,并四处打探胡风的消息。1965年,胡风被判14年有期徒刑,获得春节探亲机会。临行前,他与梅志痛哭告别,表示愧疚,梅志则安慰他说,彼此会始终相伴。 梅志多次请求陪伴胡风入狱,最终在1973年得以实现。当她见到病重的胡风时,泪如雨下。尽管胡风精神失常,仍试图保护妻子,提醒她保持冷静。梅志决定在监狱里成为“编外犯人”,陪伴胡风回忆过去的岁月、背诵诗词,为他讲述童话故事,力图让他保持希望。 1979年,胡风出狱时已恢复正常,随后创作了20多万字的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做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底,胡风的名誉恢复,并成为全国政协常委,但他拒绝在不彻底的平反文件上签字。梅志坚定支持丈夫,带着子女四处奔波。1988年,胡风在去世三年后终于得到了彻底平反。 梅志在胡风平反后继续为丈夫整理文集,并于1989年出版《胡风沉冤录》,1998年出版了《胡风传》。她直至2004年去世,享年90岁。梅志的陪伴与支持不仅帮助胡风度过了困境,也为中国文学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1973年,胡风在准备去医院时突然感到不适,未等下床便说出“不好了”,随即出现了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2-07 18:15:5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