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张啸林的保镖想请5天假,却遭拒,保镖气愤不已,就闹了起来。张啸林让保镖滚蛋,保镖不惯着,对着他抬手就是一枪! 信息来源:历史异闻录——青帮头目张啸林之死 这名保镖就是林怀部,这位曾经的贴身保镖,面对的是一个权势滔天的上司——张啸林。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好,张啸林以其苛刻和冷酷而著称,而林怀部则在其中苦苦挣扎。为什么一个曾经的下属会发展到顶撞上司并开枪?这里面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那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张啸林的保镖想请五天假,却遭到了他的拒绝。由于工作压力和紧张关系,保镖心中愤怒,竟然对着张啸林开了一枪。 这不是普通的冲突,而是在一个动荡时代的缩影。张啸林此时的处境更加艰难,上海已经沦陷,他必须考虑未来的道路。 在上海沦陷的背景下,青帮三大亨各有不同的选择。杜月笙选择远走香港,黄金荣则闭门谢客,唯有张啸林决定迎接新的挑战。 他看到日军的到来,竟然萌生了做汉奸的念头。他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利用日军的力量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 难道在这样的动乱中,不趁机占个便宜就太可惜了吗? 张啸林得以在这个过程中继续生存和发展,他开始与日军合作,帮助他们采购物资,甚至参与伪政府的组建。这种选择无疑让他在当时的环境中显得尤为孤立,但张啸林却坚信这是明智之举。 不久后,日军开始拉拢张啸林,这让他在日军眼中成为了一个值得投资的“汉奸”。作为一个在上海摸爬滚打多年的商人,张啸林深知如何运用自己的资源和人脉来达成目标。他不仅满足日军的需求,甚至还设想在日军的支持下建立伪政府,自己当上伪省长。 张啸林这种行为自然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毕竟在那个年代,效忠敌军是不能被轻易原谅的。蒋介石随即指派戴笠来处理张啸林这个“叛徒”。可是,刺杀计划并不如想象中顺利。 军统对张啸林的刺杀尝试已是屡见不鲜。1940年1月第一次刺杀计划失败,当时得知张啸林要去看京剧,军统们准备在半路刺杀。 关键时刻,张啸林因另有工作安排而未能如约赴京剧表演。对于军统来说,这样的失误实在是太可惜了。虽然没有完成刺杀任务,他们却意外地干掉了另一个汉奸——俞叶封。 第二次刺杀同样不成功。尽管军统准备充分,一切都貌似万无一失。没想到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杀手提前开枪,惊动了张啸林,他及时反应,逃脱了这次危机。可见,面对危险,张啸林的应变能力相当出色。 就在那以后张啸林变得相当谨慎,整体躲在家里不出门,就算出门他的车子也是改造过的,车身是钢板加厚,玻璃是防弹玻璃,军统发现想要外部刺杀几乎不可能了,只能从张啸林内部突破。 而林怀部,作为张的保镖,本应该享受一些特权,却始终无法满足于现状。他所经历的不是富贵荣华,而是对自我价值的质疑和对未来的迷茫。 张啸林方正的态度和严苛的管理,使得林怀部的心中积累了怨恨。有人会问,一个小保镖何以如此大胆?这背后的情感与理想才是驱动他行动的真正动力。 当军统找上林怀部,提出了刺杀张啸林的计划时,他的内心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一方面,金钱的诱惑无疑使他心动。 而另一方面,作为国民的一份子,他也意识到这是为民族正义出力的机会。此时的林怀部,内心复杂,充满了纠结和挣扎。 后来林怀部还是答应了。 1940年8月14日,林怀部满怀愤懑走进办公室,要求请假5天,却遭到了张啸林的冷嘲热讽。中间两人发生了争执,张啸林直接命令他卸掉武器,滚出去。 林怀部怎么可能乖乖听话,他本来就计划要刺杀张啸林,如果枪被卸掉了,以后更没机会。林怀部借势大发雷霆,似乎这是他忍耐已久的结果。 他的反应不仅是对张啸林的反抗,更是对自己内心委屈的宣泄。就在这时,他的手握紧了枪,出乎所有人意料,将张啸林击毙。 他杀掉了一个恶劣的上司,却也付出了自由的代价。“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他平静地对众保镖说道。这句话或许承载着他的一种解脱和无奈,但更多的还是对自己选择的无声辩护。 后来林怀部被捕,他并没有对军统背弃,而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承受住了审讯。在监禁期间,林怀部也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和考验,但是他的信仰始终未曾动摇。 随着抗战胜利的到来,林怀部终于得以获释。他从这段经历中汲取教训,不仅为自己,也为其他曾经同样处于困境的人提供了启示。 在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国家、社会息息相关。希望后来的世代,不再重蹈覆辙,让我们共同铭记这段惨痛的历史。 如今,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不由得感慨万千。张啸林的选择与决策,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许多人命运交织的缩影。每一个选择背后,都藏着无数人的故事与哀伤,让我们学会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1940年,张啸林的保镖想请5天假,却遭拒,保镖气愤不已,就闹了起来。张啸林让保
奇谈社会
2025-02-06 23:14:53
0
阅读: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