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裁因美纳,是多年隐忍后的一声怒吼2025年2月4日,一颗“震撼弹”投入全球

彭越聊娱乐 2025-02-06 18:16:51

中国制裁因美纳,是多年隐忍后的一声怒吼

2025年2月4日,一颗“震撼弹”投入全球生物科技领域的平静湖面——中国商务部将美国基因测序巨头因美纳(Illumina)及美国服装业的PVH集团一起,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这一记重拳,激起千层浪。这绝非普通的商业制裁,而是大国博弈棋盘上,关乎生命密码掌控权的关键落子,是中国生物科技产业对长期技术垄断霸权的强势反击,更是国产测序力量多年隐忍后的一声怒吼。

基因测序行业的背景与市场格局 

由于广阔的应用市场和战略价值,基因测序被誉为21世纪的“石油产业”,而其核心设备测序仪的价值堪比半导体行业的光刻机。全球市场规模在2025年已突破300亿美元,增长迅猛。基因测序技术已经经历了从第一代Sanger测序法到第四代纳米孔测序技术的多次革新。目前,高通量测序(HTS)技术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单分子测序、纳米孔测序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测序的精度和速度不断提高,成本大幅降低,使得测序服务更加普及。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诊断,再到精准医疗,都离不开基因测序技术的支持。在医疗健康领域,测序技术可以用于遗传疾病的诊断、个体化医疗、药物研发等;在科研领域,测序技术有助于解析生物体的遗传密码,研究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在农业领域,测序技术可用于作物育种、动物遗传改良等。此外,基因测序还在农林牧渔、食品安全、海关检验检疫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因美纳公司,这家成立于1998年的美国公司,凭借其“边合成边测序”(Sequencing by Synthesis)技术专利,占据了全球超70%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更是高达85%以上。

因美纳的崛起与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密不可分。2001年,HGP耗资30亿美元完成首个人类基因组测序;而今天,因美纳的NovaSeq系列已将单基因组测序成本压至100美元以下。

因美纳的发家史可以追溯到1998年,当时牛津大学的教授Balasubramanian和Klenerman获得种子资金成立Solexa,并于2007年被因美纳收购。在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过程中,因美纳等公司崛起,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大幅降低了测序成本。因美纳通过收购竞争对手(如2012年以12亿美元吞并Solexa)、专利围剿等手段,构建起近乎不可逾越的技术壁垒。 

华大与因美纳的专利纠纷及国产测序仪的崛起 

中国企业与因美纳的对抗史,堪称一部“血泪版”的技术突围录。华大作为中国测序领域的领头羊,早在2013年收购美国Complete Genomics(CG)时,便遭到因美纳的专利狙击。2022年,因美纳以“专利侵权”为由在美国起诉华大智造,最终导致华大被判赔偿3.34亿美元,其测序仪在美销售被禁。 

这场官司的核心争议在于“双色测序技术”——因美纳宣称其专利覆盖所有基于荧光标记的测序方法。因美纳的专利布局堪称天罗地网,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4000项专利,几乎涵盖了基因测序的各个环节。这种专利围剿策略,让许多竞争对手望而却步。

但华大智造的反击同样犀利。2023年,其自主研发的DNBSEQ-T20×2超高通量测序仪问世,单次运行可完成5万例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成本降至行业最低。这标志着中国首次在测序仪核心技术层面实现“换道超车”。DNBSEQ-T20×2的推出,不仅在技术上打破了因美纳的垄断,更在商业上为华大智造赢得了全球市场的认可。该设备在2024年获得了“德国iF设计奖”和美国爱迪生发明奖的最佳产品奖。

近年来,国产测序仪产业化兴起,以华大、赛纳等为代表的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通量测序仪公司正在崭露头角。2024年,中国国产测序仪市场份额已从2019年的不足5%跃升至25%,华大智造、赛纳生物等企业正成为破局者。

华大智造凭借DNBSEQ系列打破因美纳的“试剂-设备”绑定模式,其独创的DNA纳米球技术绕开了因美纳专利封锁,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布局专利。这种技术上的突破,不仅让华大智造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更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专利布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赛纳生物则开发出基于“荧光发生测序”技术的S1000平台,将测序精度提升至Q40(错误率万分之一),直接对标因美纳的HiSeq系列。赛纳生物的这一创新,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更在商业上为其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其核心专利已在美国授权,这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制裁的影响与未来展望

将因美纳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绝非对美国加征关税的情绪化报复,而是基于产业链安全的精密决策。此举可能引发三重冲击波:

首先是市场真空与国产替代加速。中国占因美纳全球营收的18%,其退出后留下的市场缺口将迅速被华大、赛纳等企业填补。预计到2026年,国产测序仪市占率将突破40%。因美纳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自2021年以来持续下滑,从峰值的5亿美元下降到2024年的约3亿美元。这一趋势为国产测序仪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华大智造作为国产测序仪的领军企业,首当其冲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其测序仪产品在性能上不断提升,逐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价格和服务上具有明显优势,更能满足国内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其次是技术标准重构。中国正在推进自主测序技术标准体系,例如基于DNBSEQ的“华大标准”已获ISO认证。这将打破因美纳主导的体系。华大智造的DNBSEQ技术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还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认可。这标志着中国在基因测序技术标准制定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全球测序行业的技术标准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最后是全球产业链重组。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可能转向采购性价比更高的中国设备,形成“去因美纳化”的测序产业新生态,这为国产测序仪企业提供了拓展国际市场的机遇。国产测序仪企业可以通过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国际客户,推动全球测序产业链的重组。

挑战之中,机遇涌动。这是国产测序仪企业重新定义行业、撕掉“贴牌”标签的绝佳时机。谁能率先推出更多平价、优质的替代产品,谁就能抢占市场先机。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应用,国产供应链经此一役,有望全面升级,把核心技术、关键环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此次中国敢于制裁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因美纳,是中国生物科技产业的成人礼。告别依赖,直面硬仗,从“卡脖子”困境中杀出一条血路,向着多极共生的全球测序产业新秩序进发。未来几年,看国产测序仪如何在全球舞台崭露锋芒,打破垄断,重塑格局,让生命密码的解读权,回归全人类共享。

0 阅读:596

评论列表

后街男人

后街男人

2
2025-02-07 01:06

原来如此![点赞]

彭越聊娱乐

彭越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