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知识:
什么是,“里证”?
里证,是指疾病深在于里(脏腑、气血、骨髓)的一类证候。
里证的成因,大致有三种情况:
1,表邪内传入里,侵犯脏腑所致;
2,外邪直接侵犯脏腑而成;
3,七情所伤,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等,损伤脏腑,引起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而致。
里证的特点:
一是,病位深在;
二是,病情一般较重。
里证的临床表现:
壮热恶热或微热潮热,烦躁神昏,口渴引饮,或畏寒肢冷,倦卧神疲,口淡多涎。
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腹痛呕恶,苔厚脉沉。
分析:
壮热恶热是热邪入里,里热炽盛所致。
微热潮热常见于内伤阴虚,虚火上炎。
寒象表现为畏寒,得衣被可以缓解,此乃由于机体自身阳气不足或寒邪内侵,损伤阳气,阳虚生寒的结果。烦躁神昏是实热扰乱心神的表现:
口渴引饮、小便短赤是实热耗伤津液。
大便秘结由于热结肠道,津液枯竭,传导失司所致。
阳气不足者,多见蜷卧神疲,虚寒者即见口淡多涎,脾虚不运者可见大便溏泄。
腹痛呕吐,便秘溏泄,小便短赤或清长,均是里病的标志。
苔厚脉沉均为疾病在内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