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三年,毛主席接见回国的抗美援朝将领们,围着他们走了一圈,数了数,然后笑道:

历史有小狼 2025-02-04 16:35:21

一九五三年,毛主席接见回国的抗美援朝将领们,围着他们走了一圈,数了数,然后笑道:“都回来啦!” 这话一出,众将潸然泪下,其实大家都知道,将军们确实一个没少,可毛主席自己的孩子却留在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却依然能因为将士们安全回来而由衷感到开心。 1960年,毛主席在处理完一天的工作后走出菊香书屋。 这时,警卫们听到毛主席低声吟唱京剧《李陵碑》中杨继业的唱词。 这一刻,警卫们的眼泪悄然滑落。 毛主席不仅是国家的领袖,也是一位失去儿子的父亲。 这天,正是毛岸英牺牲的十周年纪念日。 毛岸英年少时便投身革命事业。 1950年,中共中央决议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战。 毛岸英身为党支部副书记,长期在工厂里与工人们共同劳动,潜心改进生产技术,但内心始终渴望能够亲自上战场。 因此,他主动向组织提交了请战书。 此时,毛岸英并未公开这一决定,甚至他的妻子刘思齐也并不知情。 毛岸英向组织提交请战书后,组织并未直接批准。 在毛主席的支持下,彭德怀考虑再三后,决定允许毛岸英加入志愿军,并安排其担任翻译工作。 10月,毛岸英最后一天待在北京,他低调地与亲友告别。 刘思齐住院期间,毛岸英只告诉她自己要去出差,目的地也未说明。 19日,志愿军成功穿越鸭绿江。 在大榆洞的指挥部,毛岸英表现得相当沉稳,始终没有因父亲的身份而寻求特殊待遇。 由于当时战局复杂,敌机频繁进行轰炸,毛岸英经常待在作战室里,与作战人员一起分析敌情。 即使在大规模的敌方空袭面前,毛岸英始终尽职尽责地完成翻译工作。 11月7日,毛岸英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中担任了俄语翻译,流利的翻译能力赢得了与会人员的赞誉。 25日,朝鲜战场全线战事激烈,毛岸英和高瑞欣正在位于防空洞的志愿军司令部。 飞机投下的燃烧弹准确命中防空洞,毛岸英和高瑞欣未能及时逃出,被浓烟吞噬,最终牺牲。 这一消息并未立即传达给毛主席。 此时毛主席身体欠佳。 周总理在深思熟虑后决定暂时延迟报告此事,毕竟即将展开的第二次战役事关重大,局势复杂。 彭德怀作为志愿军的指挥官,深知毛岸英的牺牲对整个指挥部乃至毛主席个人意味着什么。 事发后,他迅速组织军官们开展紧急应对工作,组织会议并紧急报告。 彭德怀立即指示将遗体掩埋,待战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与此同时,彭德怀亲自撰写了一封绝密电报,简明扼要地汇报了这一事件。 电报内容清晰描述了当天的空袭情况、毛岸英和高瑞欣的牺牲以及其他参谋人员的安全情况。 这封电报被迅速传送至中央办公厅。 叶子龙,中央办公厅主任,在看到电报内容后,感到震惊,并决定尽早向毛主席报告这一不幸的消息。 然而,毛主席直到37天后才得知这一消息。 当时,叶子龙将电报带到毛主席所在的住处,毛主席刚刚醒来,坐在沙发上浏览报纸。 叶子龙将电报和附带的信件交给毛主席。 毛主席在接过电报后,深深地沉默了几分钟。 他抬起头,尽管面无表情,脸色却显得异常沉重。 毛主席坚持认为,战争中每一个士兵的牺牲都应当被看作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应因个人关系而格外特殊。 毛岸英的牺牲是光荣的命。 之后,彭德怀回京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毛主席再次提及毛岸英的牺牲。 彭德怀对毛主席表达了深深的歉意,然而,毛主席依旧表示宽慰,他坚定地认为,无论身份如何,牺牲的每一位战士都应当得到同样的尊重。 毛岸青小时候,他因一次脑部创伤而留下了病根。 哥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的牺牲,给毛岸青带来了更加沉重的打击。 大脑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使他不得不住院治疗,之后又前往大连疗养。 到了1960年,毛岸青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好转。毛泽东得知后,写了一封信表达对儿子康复的欣慰。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工作人员在其卧室发现了一些整齐叠放的旧衣物,这些衣服是毛岸英的遗物,包含了两件衬衫、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 据毛主席的秘书回忆,主席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将这些衣物取出。 参考文献:[1]刘益涛.对《也谈毛岸英兄弟赴苏过程中的相关史实》的几点质疑[J].中共党史研究,2004(5):77-80

0 阅读:134
历史有小狼

历史有小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