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所谓赚钱,就是借力、借势、借智摘自诗人弘瀚教员传习社我曾看过一张漫

姬锋 2025-02-03 14:28:54

《毛选》:所谓赚钱,就是借力、借势、借智

摘自 诗人弘瀚 教员传习社

我曾看过一张漫画:

再厉害的人,一味埋头蛮干,累死累活也只能换来基本的温饱。真正会赚钱的人,会把精力用在思考上,寻找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或是在人群中借力,或是向高人借智甚至向时代借势。

金融学家唐涯在《钱从哪里来》中说:“财富只是结果,它的背后其实是一连串关于人和资金的正确决策。”懂得用外界之力加持自己,你才会以最小的代价,收获丰厚的成果。

01 借力

教员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曾说过:“我们的策略原则,仍然是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通过借力,与他人合作,我们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益的最大化。

在《范蠡传》中曾记载一个商圣范蠡卖马的故事。春秋时期,北方马因为便宜卖的贱些,南方马名贵常常能卖出高价。范蠡打算去北方买马,运回吴越来卖。但是路途遥远,马群目标太大,在路上容易遭遇盗贼。如果再雇一些壮士随行,这样一趟下来,就赚不了多少钱了。

后来,范蠡打听到一个叫姜子盾的人,在做布匹生意,需要把布从北方运往南方。这个姜子盾是北方巨商,经营多年,有一条安全的商路。范蠡就去找姜子盾,表示自己可以免费帮他把布匹运到南方。姜子盾一听,还有免费的马匹可以使用,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于是,范蠡和姜子盾一起,安全回到了吴越。

借助姜子盾的商队,一路上不用雇人和花钱打点关系,范蠡获利不少。但是姜子盾因为节省了运费的开支,也大赚一笔。此后,两人经常合作,互通有无,互利共赢。

现代社会学中有个理论叫作“零和博弈”。即在严格竞争下,总有赢家和输家,一方的收益就是另一方的损失,收益和损失的总和永远是零。就像一张饼子,就那么大,他多拿一些,你就少了一些。因此,不少人会陷入你输我赢的恶性竞争中。但赚钱不是,赚钱是一座庞大的金山,是可以合作共赢的。

在《穷查理宝典》中,查理·芒格曾提到:“要得到你想要的某件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这里的“配得上”,不仅指个人的能力和素质,也包括与他人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

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从而更快地成长和进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借力与合作,无论是职场上的同事关系,还是生活中的朋友关系,都需要我们用心去维护和经营。

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协作,我们可以共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实现共赢的目标。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接受新的想法和观点。在合作中,可能会遇到不同的意见和分歧,但这正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机会。通过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我们可以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方案,实现更加完美的结果。

02 借势

教员曾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在力量微弱时,要善于借助外部条件(如群众基础、社会趋势等)来发展壮大自己。即使初始力量很小,只要善于借势,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就像《繁花》中的阿宝。他在进阶成宝总的路上,无一不是踩准了时代的风口。股市兴起时,他购入原始股,资产迅速增值;国产品牌崛起时,他一手打造“三羊”品牌,赚得盆满钵满;外贸势头正盛时,他成立外贸公司,拿下一笔笔大订单。

《说苑·建本》里有言:鱼乘于水,草木乘于时。候鸟借助气流,南北迁徙;海鱼借助洋流,东西游弋;葡萄藤借助木杆,盘桓而上;蒲公英借助清风,繁衍生息。很多事情,只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但是在时代的风口之下,再难办的问题,也有轻松化解的途径。

李太白曾诗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善于借势,才能更好打破命运桎梏,实现人生的逆袭。

03 借智

教员在读《纲鉴类纂》时说过:“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

多数情况下,知识是通过间接经验(如书本、他人的传授等)来获得的。因此,借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吸收和利用间接经验的过程。

教员年轻时,曾大量阅读不少古今中外名著。据记载,有一次,他听说湘乡县棠佳阁藏书丰富,便不顾路途遥远和山林野兽的危险,毅然决然地走上30里山路去借书。

在那里,他借到了《盛世危言》和《新民丛报》、《战争论》等书籍,这些书籍让他接触到了新的思想,激发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考。

后来到井冈山斗争时期,由于敌人的封锁致书报资源极为匮乏,然而教员却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每当从小商小贩手里弄到一些过期的报纸,他总是如获至宝,急切地阅读起来。

教员还随身带着可以装“文房四宝”的土布口袋,每到一处总是先摆好笔、墨、纸、砚,以便随时学习、工作和写作。

凭借着从名著中学到的一手经验、智慧,每次革命战争中,他都运用于具体的指挥和根据地建设的落实工作中,以确保革命事业进行到底,能够取得最终胜利。

我也曾在《富有的方法》书中曾看到一个有名的地产商的故事。据说,该地产商有一个手下,给他做助理十几年了。某天,助理辞职,地产商念着助理在职期间兢兢业业,便拿出200万作为退休金奖励给这位助理。助理委婉的拒绝了。

“在您身边这么久多年,一两千万我还是有的。”地产商很是诧异,“你怎么会有这么大一笔积蓄呢?”助理回复道:“跟着您参加大大小小的会议,听您分析市场形势,学您投资理财。渐渐地积累到现在,也有了一笔不少的资产。”

跟着千万赚百万,跟着乞丐会要饭,这是现代富商中一个典型的借智成功的例子。要想变得富有,你就必须向富人学习,学富人的思维和手段,借高人的智慧和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赚钱理念,不断优化自己的做事方式,不断学习赚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商业模式与头脑中的应变能力,财富离你自然不会遥远。

汉末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孙权曾说:“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善于借力,才会实现共赢;借智而行,才能少走弯路;借势而上,可以乘风破浪。赚钱不仅仅是关于努力和勤奋,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外部的资源,善于捕捉时代的趋势和生活中的机会,以及怎样借得古人的智慧。

送汝一副对联,愿汝接完财神送走穷气,每年回家常发财:

财如旭日腾云起,运似春潮带雨来。

招财进宝东门福,富贵荣华北岭梅。

0 阅读:0
姬锋

姬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