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咳嗽:
清晨咳嗽数十声,吐出浓痰碗许而始安者,此胃中湿热蒸肺也。
声如在瓮中者,经所谓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
其咳声沉重,治宜宣郁流湿;
亦有寒湿致此者,但其痰较清,其声略急,治宜温健脾土也。
咳嗽甚重,入夜尤甚,不可伏枕者。此肾水上泛,土弱不能行水,水气冲肺也。
声重而又急,连连不绝,逼迫万状,气不能续,治用仲景小青龙法、真武汤法,分有无外感而治之。
若水气重甚,目下肿,如新卧起者,十枣汤以泻之,轻则葶苈大枣汤,但必以附子白术汤善其后,乃无余患也。
有停食嗳腐吞酸而作咳者,其证喉痒,而天明与日晡呛咳较甚,此亦挟风湿而然也。
治宜渗湿化食,温化大肠。
其病在胃与大肠之气滞而水停也,宿食不尽,咳必不止。
有因燥而咳者,声干无痰,断续不匀,如为烟所呛,亦无定时,时吐涎沫。
治宜降气养液。
静卧则安,劳动则剧,与水饮昼平夜剧者相反。
有阴火烁肺而咳嗽者,此劳气也。
其咳五更黎明,连连不绝,声干少痰,喉中燥痒,由于肾竭肝虚,火升液耗,肺不能自润也。
喉中常觉有一点干结,如树皮草叶,咳咯不出者,是少阴少精不上潮而脉络燥结者,非肺燥也。
急宜滋润肝肾,清宣肺胃,开结行瘀,杀虫。
凡风寒咳嗽,亦喉中作痒,但旋痒即咳,痒甚咳急;
劳瘵咳嗽,渐痒始咳,咳缓痒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