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结束后,美国有家报刊曾采访过麦克阿瑟:在上甘岭您印象最深的人是谁?他:高守余。 时间来到1952年11月的一天,美军为了占领上甘岭险要的6号阵地,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炮击,最终,我军因损失惨重不幸失守。 然而,对于我军战士,这个结果显然不能接受。阵地丢了怎么办?那就再夺回来! 于是,次日(20日),高守余和高守荣(弟)兄弟二人所在的9连1班担任夺回6号阵地的任务。 只是,加上班长刘保成,参加行动的一共有六人。因此,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班长刘保成计划将六人分成两队,一队从主面迎敌,一队负责迂回牵制敌人。 两对是这样分配的:一队各有三人,刘保成带着高守余和另外一名战士负责主攻,副班长带着高守荣及另外一名战士从一旁迂回。 到凌晨4时许,两小队便发起了进攻。然而,敌我悬殊较大,负责迂回的小队,副班长和另外一名战士中弹牺牲,高守荣腿部中弹,无法行走。而从正面的刘保成一组,一名战士也因负伤不能行走。 至此,六人的进攻小队也只剩下刘保成和高守余二人可以继续战斗。 更不巧的是,经过一番交锋,天已经蒙蒙亮,对方彼此清晰可见,这就使得进攻更加艰难。 关键时刻,刘保成一把推开高守余:我继续从正面进攻,你到侧面迂回打上去。 话音刚落,高守余惊恐道:班长…… “快去,这是命令”,班长斩钉截铁的说道。 时间不等人,高守余一个转身,便开始向一旁的土堆靠拢,此起彼伏,慢慢地向阵地靠近。 一时间,敌人的火力集中在正面,而与此同时,这也给高守余登上6号阵地争取了时间。 经过一阵恶战,刘保成眼看快要突围,不料却被几个敌人围上,生死时刻,为了高守余夺取阵地,刘保成引爆了一个爆破筒。虽然消灭了敌人,但自己也倒在了敌人的尸体上。 很快,高守余登上了阵地,几颗手榴弹招呼下来,就成功击退了山顶上的敌人。 高守余用敌人的尸体做掩体,每击退一次敌军,他就赶紧收拾战场,像是有用不完的力气。 也正是他顽强的毅力,面对敌人的数次冲锋,高守余都给打退了,前后歼敌120余人。也难怪麦克阿瑟面对记者提问时,会毫不犹豫的说出高守余。 然而更让人敬佩的是,在此期间,高守余无法得到外界补给,能维持体力的只有口袋里的三颗糖。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敌人妄图再次发起进攻,但此时我军的后援已经赶到,看着战友们一窝蜂的涌向阵地,高守余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战后,上级鉴于高守余的英勇表现,授予他“孤胆英雄”的称号,立一等功。 后来,高守余成为了一名军官,在工作岗位上,高守余兢兢业业的工作。战场上,他为祖国冲锋陷阵,在岗位上又继续为组织培养年轻的战士。 高守余,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他无所畏惧,打退了敌人一次次的进攻,诠释了中华英勇男儿的气概,是实实在在的英雄,向英雄致敬!
抗美援朝结束后,美国有家报刊曾采访过麦克阿瑟:在上甘岭您印象最深的人是谁?他:高
玲珑说历史
2025-02-02 23:53:16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