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消毒丹出自清代王士雄《温热经纬·方论》,但最早记载于清代魏之琇的《续名医类案》,书中记载“雍正癸丑,疫气流行,抚吴使者,嘱叶天士制方救之。叶曰:时毒疠气......湿邪犹在气分,甘露消毒丹治之” ,并记录了方剂组成及用法。以下从几个方面对其原文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方剂组成及用法
- 组成:飞滑石十五两,绵茵陈十一两,淡黄芩十两,石菖蒲六两,川贝母、木通各五两,藿香、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各四两。各药需晒燥,生研细末(见火则药性变热)。
- 用法:每服三钱,开水调服,日二次。也可以用神曲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
方解
- 祛湿:藿香芳香化浊,宣透上焦之湿;白蔻仁、石菖蒲芳香宣化中焦之湿;茵陈、滑石、木通渗利下焦之湿,通过三焦分消以治湿。
- 清热:薄荷、连翘、射干、黄芩、川贝母清热解毒、清利咽喉、清热化痰以治热。
主治病证
原文记载其主治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斑疹身黄,颐肿口渴,尿赤便闭,吐泻疟痢,淋浊疮疡,舌苔淡白,或厚腻或干黄等;并主水土不服诸病证。辨方证要点为舌红、苔黄腻、咽喉不利、咳喘、胸闷腹胀 。
从原文及方解可知,甘露消毒丹是治疗湿热并重,邪留气分的常用方剂。过去常用于外感中的温温证(类似西医的肠伤寒),如今临床应用范围更广,只要是表现为湿热证的口疮、口臭、咽痛、咳喘、胃炎、肝炎、黄疸、脱发、淋浊、疮疡、风湿等疾病,都可在其基础上加减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