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年,紫禁城即将完工,作门槛的木材被木匠锯断了一寸,由于无法更换木材,21岁的木工蒯祥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让木匠把木材再锯一寸!谁知道,此举竟然得到明成祖朱棣的夸奖,这是为何? 蒯祥可不是一般人,在朱棣执政时期,就已经很有名了,他的父亲蒯富更是声名在外,父子两人皆对建筑、雕刻、木工等领域有很大的成就。 据说在蒯祥接替父亲后,朱棣就立马请蒯祥前去北京,负责紫禁城的建筑设计,而本篇文章中的小故事也是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 民间流传,当时缅甸国王听说朱棣要兴建紫禁城,便命人把他们国家一种非常珍贵的木料圆木千里迢迢的送到京城。 当时运送这木头,有人说动用了上百人! 这足以见得这块木头的珍贵。 好木得配好主人,朱棣见到此木,喜欢得不行,赐予使者赏赐得同时,还特意叮嘱身边得人:“正好紫禁城得门槛还没有建好,把这块木头运过去,让那些工匠们把这块木料制作成门槛吧。” 要知道,门槛这种东西,其实就代表着主人的地位,朱棣这样说显然是让工匠们要好好利用这块木料,把他的地位衬托的高高的。 皇上发了话,底下的人就得赶紧拼命做呗,很快这块木料就被完美得分给了各处负责制作门槛得师傅,就等着这些分好得木料被他们小心打造好,然后安装在紫禁城的各处大大小小的门上。 一开始这一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眼看着门槛制作就要完成了,完成这一任务后,也大致预示着工匠们工作的完成,大家都渐渐松了口。 可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故事开头那一幕便这样发生了,一位倒霉的木匠由于算错了,把这块木料多锯掉了一寸! 这可要了命了,因为这种木材不仅价值连城,就连获取也是十分的不容易,几乎这样的木材只要弄错了,就没有补救差错的余地。 所有负责建造门槛的木匠都被吓得不轻,他们也害怕被连坐,最后吃不了兜着走。 而在这个人心惶惶的时刻,蒯祥却站了出来,告诉大家:“莫慌!我有主意拯救这个过失。” 众人见说话的是年仅21岁的蒯祥,本来激动的心情就又冷却了不少,毕竟大家怎么会对眼前的年轻木匠有多少了解,根本不觉得这样的年轻人会有什么好方法。 众人选择了漠视,甚至讨论起了怎样逃跑。 可是蒯祥却没有放弃,他找到大家都一筹莫展的机会,又插上了话:“我甘愿冒着杀头的风险来为大家解决此事,出什么问题我担着,不连累你们。” 众木匠也没办法,见这位年轻木匠都这么说了,索性死马当活马医,或许蒯祥能够给他们带来惊喜呢。 可是等大家听了蒯祥的方法,顿时垂着个脑袋,都认为蒯祥这是在拿他们开心。 原来,蒯祥说的方法,就是再把这个名贵的木材锯一寸。众人听了他的说法,当然第一反应是不可行了。 但是蒯祥是有后续方案的,众人也没有更好的方法,毕竟怎么都是死,蒯祥既然一直觉得他的方法好,那就让他来弄吧,大家已经做好被杀的准备了。 蒯祥于是真的自己一个人把这块木材锯掉一寸,然后又在木材两边各做一个可拆卸的槽,并雕上精美的图案,衬得内里的木料更加华贵。 更加令人啧啧称奇的是,经蒯祥这么一改造,这个门槛还有其他门槛不具备的功能——两边的木槽可拆卸。 这样一来,但凡有巨大且贵重的物品经过这个门,再也不用把这些重物抬起搬进去了,而是直接先把门槛拆掉,省心省力的把这些需要运进去的东西弄进去。 甚至连平常无法进入的轿子、马车,都能从这里直接进入。 后来人们把这个设计叫做“金刚腿”,也就是活动门槛的别称。 朱棣验收这里时对这个设计很是满意,等知道是他请来的蒯祥设计出来这个金刚腿的时候,眼里更是流露出欣喜的神色,他频频夸奖在一旁侍奉的蒯祥,并赐予蒯祥许多金银以及名贵物品。 蒯祥自此以后就专门为皇室营造宫殿、设计雕刻图案,他也很高寿,在侍奉六代皇帝后,以八十三岁高龄去世,由于其一生设计出的奇思妙想总能运用在建筑上,给了后人很多参考和启发,后来被誉为明朝的建筑大师。 信息来源: 人民网——天安门设计者蒯祥:有天赋 能以双手握笔同时画龙
1420年,紫禁城即将完工,作门槛的木材被木匠锯断了一寸,由于无法更换木材,21
赢梯说事
2025-01-30 21:52:25
0
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