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731比731本身更可怕!”当731部队遗址前排起长队,竟有人抹黑称哈尔滨频繁上新闻是过度宣传,但731部队在我国的累累恶行,铁证如山,不容置疑。 侵华日军第731部队,曾在中国的土地上实施了惨绝人寰的暴行,如今,这段黑暗的历史被记载在哈尔滨的731遗址和罪证陈列馆中。 面对越来越多前来参观的人群,网络上却出现了质疑和抹黑的声音,甚至有人试图通过轻佻的言论削弱其历史意义。 这种态度,不禁让人思考:我们如何对待这段历史?忘记它的代价又是什么? 731部队全称“满洲第731部队”,是日本关东军1936年在哈尔滨平房区建立的秘密军事机构。 其表面上是“防疫给水部队”,实际上却是进行细菌战研究和活体实验的基地。 从1939年到1945年,这支部队在中国浙江、湖南等地多次投放鼠疫、霍乱等病菌,导致数万平民伤亡。 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这些细菌武器的开发,源自于对活人进行的非人道实验。 731部队的实验者被称为“马鲁太”,意思是“原木”,以此完全否定受害者作为人类的身份。 他们被注射鼠疫杆菌、暴露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或者被强行喂食带有沙门氏菌的食物,最终在痛苦中死去。 即便是孕妇和孩子也未能幸免,这些暴行完全超出了人性和道德的底线。 战争结束后,这些惨痛的事实并未随着731部队的覆灭而终结,1946年,哈尔滨平房地区爆发了鼠疫,起因是731部队投降前释放了带有鼠疫杆菌的老鼠。 这一疫情夺走了当地许多居民的生命,而在浙江、湖南等地区,日军细菌战的影响更为深远,许多地方的鼠疫和霍乱流行至今仍被记载在历史档案中。 哈尔滨的731罪证陈列馆正是为揭露这些罪行而设立,馆内展出的1.4万件文物详细记录了731部队的暴行,从细菌实验的装置到人体解剖的照片,无不控诉着侵略者的残忍。 一位参观者在留言墙上写下:“历史不会忘记,罪行无法掩盖。”这种直观的提醒,成为了教育后人的最有力方式。 面对铁一般的事实,一些人却选择抹黑和否认,他们试图通过散播荒谬的言论来淡化731遗址的价值,甚至用轻蔑的态度质疑遗址的存在意义。 一位日本网友曾在网络上发帖称:“遗址馆里故意关了换气设备,让人感到阴冷难耐。” 更令人愤怒的是,他竟然用4块钱的价格试图诱导网友删除相关文章,这种行为,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但真相和记忆是不会被轻易抹去的,面对这些抹黑言论,哈尔滨的市民和外地游客用行动作出了回应。 一位哈尔滨的本地大哥,自费包下几辆巴士,免费接送游客前往731遗址参观,他说:“这是我作为一个哈尔滨人该做的。” 还有志愿者为排队的游客分发热茶和国旗,在寒冷的冬天为他们送去温暖,这些行为,展现了普通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守护。 一些外国游客在参观731遗址后表达了深刻的感受,一位西方游客说:“在我们国家,很多人只知道美国对日本投下原子弹,却不知道日本在二战中对中国犯下了如此残忍的罪行。” 他说,他希望将自己在中国看到的一切告诉更多人,让真相被更多人了解,这种跨越国界的认知,再次凸显了731遗址的意义。 731部队的暴行和细菌战的后果,不仅仅是一段历史记录,也是对人类道德的深刻警示。 在科学被战争利用的背景下,医生和科学家成了战争机器的一部分,他们的研究不再是为了解救生命,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剥夺生命。 这些现象,不仅是对战争的控诉,更是对科学伦理的反思。 对于这些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也不能让它被轻视或抹黑,忘记731,可能比731本身更可怕。 因为遗忘意味着我们失去了警惕,意味着悲剧可能重演,哈尔滨731遗址前的长队,不只是人们对真相的追寻,更是对未来的承诺。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珍惜和平,这,是我们对逝者的最好告慰。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04-23 《731部队老兵揭露日军细菌战罪证:想让子孙后代了解历史事实》)
“忘记731比731本身更可怕!”当731部队遗址前排起长队,竟有人抹黑称哈尔滨
疾冰预防说
2025-01-29 20:15:04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