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电动化算是快结束了,虽然全固态化电池还没有平价商业落地,但产能布局已完美落幕。截至2024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5万台,覆盖率达到98%。 在汽车动力电池这一块,各大车企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尤其是五菱的神炼电池,具备不短路、不泄露、不析锂、不起火的高安全性。 这要得益于五菱的电池采用了创新的“问顶技术”,采用了独特的MUST多功能一体化结构设计,提升了结构强度和热管理能力。再加上还配备了车云双BMS智能协同系统,实现全天候安全巡检,确保电池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所以说,电动化的上半场已告一段落,智能化的下半场已正式开启。目前耳熟能详的是华为ADS智驾、鸿蒙智舱,小鹏XNGP智驾,合作车则是与Momenta合作。 同时传统车企也在奋力追赶,如五菱的灵眸智驾2.0 Max则通过端到端模型,实现全场景拟人化驾驶,具备无图城市记忆领航、全场景智能泊车等先进功能,大幅提升了智能驾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每年需要拿648亿发工资,比亚迪究竟有多牛?
【2评论】